機床工具工業是一個在經濟與軍事上同時具有高度戰略性地位的行業。機床工具工業的創新,是人類制造能力發展最為活躍的因素之一,也是國家戰略安全的基石。本書從“機床工具工業”這一具有戰略性地位的行業發展史入手,運用檔案、口述史料、企業內部報刊與文件、廠志、行業協會成系列報紙等多種前人未曾使用過的原始史料,完整刻畫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該行業的發展歷程、發展路徑、發展特點、發展成就及影響,特別是中國工業界以引進為基礎,堅持持續創新的奮斗歷程及其成績,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詮釋和展示了新中國發展史和改革開放史。作者運用演化與創新經濟學的理論工具分析了該產業追趕與創新的機制,總結了工業史與工業創新的規律,深具學術價值,對于促進中國資本品部門“由大變強”以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博士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2014—2016年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從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工業史、產業創新、工業文化、企業史與企業家精神等,從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工業旅游開發、工業文化研學設計、工業博物館建設等相關工作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中的國家理論研究”19ZDA056;《戰略性工業化的曲折展開》第九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5年;《戰爭與工業: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演化》(湖北省第十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2020年)擔任工信部國家工業遺產評選專家,曾參與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相關政策的制定。兼任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工業傳奇》總顧問、招商局史研究會會員、西門子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德國研修團講師等。
目錄
緒論國家工業創新的核心1
第一章打造部門創新體系: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奠基(1949—1957)27
第一節歷史遺產:中國機床工具制造的起源與基礎28
第二節行業體系形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成為獨立行業37
第三節小結:戰略傾斜下的部門創新體系建立59
第二章部門創新要素積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成長(1958—1976)61
第一節波動發展:政策主導下的機床工具工業演化61
第二節行業戰役: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資本品部門創新113
第三節小結:計劃指令下的部門創新要素積累133
第三章部門創新體系重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轉型(1977—2000)134
第一節行業體系漸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改革與開放135
第二節行業體系重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市場化演變169
第三節追趕創新前沿:中國數控機床產業的興起197
第四節小結:戰略轉型下的部門創新體系重構233
第四章創新要素的新積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新體系(2001—2019)235
第一節周期循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擴張與重組235
第二節戰略需求:國家政策推動下的機床工具工業創新272
第三節生態演化: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在追趕中創新286
第四節小結:演化時機與部門創新要素的重新積累311
結論后發展國家的資本品部門創新312
主要參考文獻317
后記328
表目錄
表0-1創新的類型7
表0-2部門創新要素樣式分析11
表0-3機床工具工業創新的層次21
表0-4中國機床工具工業演化與創新的階段24
表1-1近代上海機械企業進出機床行業的機制31
表1-2中國機床工業的“十八羅漢”38
表1-3中國機床工具工業早期主體類型54
表1-4一機部定點廠金切機床產量(1949—1957年)55
表2-1毛澤東時代機床工具工業的部門創新分析69
表2-2—機部定點廠的金切機床產量(1958—1965年)79
表2-3機床工具工業的三線建設企業85
表2-4星火機床廠主要經濟技術指標(1970—1976年)89
表2-5青海重型機床廠的生產綱領93
表2-6北京第一機床廠的經營數據(1967—1976年)100
表2-7美國機床工具工業代表團1975年來華座談情況115
表2-8世界主要大型側面拉床參數(20世紀70年代初)128
表2-9二汽戰役中的資本品部門創新132
表3-1中國改革開放后資本品部門創新體系的演化138
表3-2機床工具工業的主體重構144
表3-3上海機床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用款情況158
表3-4上海機床公司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各廠投資分配情況159
表3-5上海第二機床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投資情形161
表3-6后發展國家資本品部門的演化類型163
表3-7中國機床工具工業主要經濟指標(1990—1995年)175
iv資本品與部門創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演化(1949一2019)
表3-8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的利潤(1995—2000年)176
表3-9中國機床進出口情況(1990—1995年)177
表3-10中國金切機床的進口(1990—2000年)180
表3-11中國數控金切機床產量(1995—2000年)185
表3-12中國國產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1995—2000年)188
表3-13美日數控機床發展過程對比表201
表3-14主要數控機床重點產品研制項目表(1976年)205
表3-15中國國產數控系統的早期應用案例217
表3-16沈陽第三機床廠的生產經營情況(1991—1995年)222
表3-17華中數控早期演化與創新階段232
表4-1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基本情況(2001—2005年)237
表4-2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產品銷售率與利潤(2005—2010年)238
表4-3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2007—2010年)238
表4-4“十五”期間中國機床工具工業海外并購項目241
表4-5沈陽機床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完成情況(2003—2011年)249
表4-6濟南二機床設計制造外防護的創新過程256
表4-7機床工具工業企業所有制結構(2006—2010年)257
表4-8中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10強企業(2007年)261
表4-9機床工具工業各分行業主要財務指標完成情況(2013年)264
表4-10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財務數據(2015—2016年)266
表4-11華中8型數控系統在汽車零部件相關課題中的配套應用(截至2016年)279
表4-12大連光洋的演化階段及其動力300
表4-13科德的發展情況(2019—2021年)301
表4-14大連光洋創造力的形成與演化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