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裝結構設計(下)》主要內容包含女裝基礎紙樣、衣身結構平衡及結構設計原理,分別以衣身、衣領、衣袖結構分類為線索,詳細闡述各類部件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同時綜合了整裝結構設計要素和各類結構設計案例。《女裝結構設計(下)》為適應時代需求,內容和形式力求新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闡述清晰,分析透徹,可適用于服裝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服裝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服裝王程技術類精品教程》系列教材叢書之一,是以“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服裝結構設計》為基礎,針對當前服裝王程專業高等教育的要求和任務,認真總結近年來女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的經驗,以及國內外服裝技術的發展,在著重強調結構設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同時,注重實際應用,將課程的理論科學性和技術實踐性進行和諧的統一。本教材與《女裝結構設計(上)》相互銜接,形成全面系統的女裝結構設計知識體系,可作為高等院校服裝王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服裝企業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主要作者為東華大學服裝學院王建萍和張道英,全書共分5章,其中第一至第四章由王建萍編寫,第五章由張道英編寫,全書統稿由王建萍完成,本書款式圖由楊婷、陳力和崔娟娟繪制。
在此對本書引用文獻的著作者以及在編寫過程中所有作出貢獻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
王建萍,博士,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碩導、博導,學術研究方向為服裝先進制造工程和服裝人體科學研究。曾留學日本文化服裝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赴英國、韓國、日本等多所大學學術交流、國際學術研究合作多次。專攻服裝人體工學、服裝結構設計理論與實踐和服裝CAD/CAM數字化技術,研究女性內衣設計、內衣紙樣技術及內衣與修身關系。擁有多項授權發明專利。
張文斌,1946年6月25日生于上海;1964年就讀于南京大學數學系:1967年至1984年工作于上海市服裝鞋帽公司,擔任服裝技術工作:1984年調入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前身)擔任剛籌辦的服裝專業講師;1992年至1994年赴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服裝人體工效學;現為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博導,從事服裝結構設計、服裝人體工效學的教學與研究,并為中國服裝協會科技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服裝技術標準委員會委員。
第1章 女裝衣身基礎紙樣
1.1 女裝衣身基礎紙樣
1.1.1 衣身基礎紙樣種類與滿足條件
1.1.2 衣身原型結構設計方法
1.2 女裝衣身結構平衡
1.2.1 衣身浮余量
1.2.2 衣身結構平衡形式和組配方式
第2章 衣身結構設計
2.1 衣身廓體與衣身結構比例
2.1.1 衣身廓體分類
2.1.2 衣身比例
2.1.3 衣身規格設計
2.2 省道分類設計與變形
2.2.1 省道分類
2.2.2 省道設計
2.2.3 省道變形原理與方法
2.2.4 省道變位變形應用
2.3 褶、裥、塔克分類與變化
2.3.1 褶、裥、塔克分類
2.3.2 褶、裥、塔克變位變形應用
2.4 分割線分類與變化
2.4.1 分割線分類
2.4.2 分割線變化方法
2.5 垂褶結構變形設計
2.6 衣身綜合造型變化結構設計
2.7 衣袋和開襟設計與變化
2.7.1 衣袋設計與變化
2.7.2 開襟設計與變化
第3章 衣領結構設計
3.1 衣領分類和結構設計要素
3.1.1 衣領分類
3.1.2 衣領結構設計要素
3.1.3 基礎領窩結構
3.2 領口領結構設計
3.2.1 領口領結構設計原理
3.2.2 領口領結構設計應用
3.3 立領結構設計
3.3.1 立領種類
3.3.2 立領結構設計要素
3.3.3 立領結構設計方法
3.3.4 立領結構設計應用
3.4 駁折領結構設計
3.4.1 駁折領種類和結構參數
3.4.2 駁折領結構設計原理和方法
3.4.3 駁折領結構設計應用
3.5 翻折領結構設計
3.5.1 平貼領結構設計原理
3.5.2 翻折領結構設計原理
3.5.3 翻折領結構設計應用
3.6 綜合領結構設計
第4章 衣袖結構設計
4.1 衣袖結構分類
4.2 衣袖結構設計要素與原理
4.2.1 袖窿結構
4.2.2 袖山結構
4.2.3 袖山與袖窿的匹配
4.2.4 袖山與袖窿對位點設計與修正
4.2.5 袖身結構與上肢形態關系
4.3 一片圓袖結構設計與變形方法
4.3.1 一片基型圓袖的建立
4.3.2 一片基型圓袖參數分析
4.3.3 一片袖的變化應用
4.4 二片圓袖結構設計與變形方法
4.4.1 立體結構二片基型圓袖的建立
4.4.2 二片基型圓袖參數分析
4.4.3 二片袖的變化應用
4.5 圓袖綜合結構設計
4.6 非圓袖結構設計與變化方法
4.6.1 連袖結構設計與變化
4.6.2 插肩袖結構設計與變化
第5章 女上裝整體綜合結構設計
5.1 女襯衣結構
5.1.1 圓下擺較寬松休閑女襯衣
5.1.2 較寬松A形風格休閑女襯衣
5.1.3 娃娃領荷葉花邊女襯衣
5.1.4 較貼體型T形分割女襯衣
5.2 連衣裙結構
5.2.1 較貼體型立領長袖連衣裙
5.2.2 旗袍
5.2.3 吊帶連衣裙
5.2.4 半袖蝴蝶結連衣裙
5.2.5 高腰燈籠短袖連衣裙
5.3 套裝、背心結構
5.3.1 拿破侖風格三開身套裝
5.3.2 小西裝領泡泡袖套裝
5.3.3 超下擺帶袋蓋貼袋寬駁折領套裝
5.3.4 半圓形駁頭短上裝
5.3.5 三件套式四開身套裝
5.3.6 三開身西裝
5.3.7 V字領傳統女背心
5.3.8 立領露肩小背心
5.4 大衣、風衣結構
5.4.1 雙排扣關駁兩用領插肩袖大衣
5.4.2 高立領暗門襟插肩袖長風衣
5.4.3 軍旅風格不對稱短風衣
5.4.4 不對稱衣領分割連袖大衣
5.4.5 雙排扣插肩袖連帽大衣
參考文獻
女上裝結構種類繁復,但遵循著固有規律,即品類浩瀚的女上裝都是由衣身、衣領和衣袖組成。根據分類學理論,可將一組復雜的現象安排成有序的結果,使得各類服裝結構紙樣,有充分順序展現的機會。本書教學方法將女上裝編排為多層次樹目錄結構,像一棵倒掛的樹,由一個根目錄的女上裝和多層子目錄的衣身、衣領和衣袖組成,它從根向下,每一結點是一個子目錄(枝),每一個末結點是一個文件(葉),如此再對衣身、衣領和衣袖細分下去,利用樹型目錄結構分類的特點,由數學排列組合理論可知,要想掌握女上裝結構設計原理,只需分別學習衣身、衣領和衣袖的結構設計原理、方法及累加關系,即數學中的“和”關系和人體工學原理,綜合應用時,是排列組合的“乘積”關系,只要分別在這三大類部件中分別選取一種造型,進行組合形成服裝,使學習女上裝結構設計原理變得大為輕松。
1.1女裝衣身基礎紙樣
衣身平面基礎紙樣是上裝整裝結構設計的基礎,也是服裝設計師把握和設計服裝造型和結構的過渡媒介和基本手段,但并非服裝功能結構圖的最終形式。因此,狹義上,基礎紙樣也特指原型結構圖,是最簡單的紙樣;廣義上講,基礎紙樣還包含所欲設計的服裝種類中款式最簡單的服裝紙樣。盡管其構成分有直接和間接等多種構成方法,本書教學將以結構最簡單,又能充分表達人體最重要部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