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經濟管理精品教材:財務管理學》是關于介紹“財務管理學”的教學用書,全書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籌資、投資和收益管理為主線,系統介紹了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全書共分14章,第1-4章介紹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財務報表分析,第4-5章介紹了籌資方式和資本結構理論,第6-7章介紹了投資管理理論,第8-10章介紹了企業的流動資產、成本和利潤管理,第11-13章則針對當前的熱點進行了財務管理專題分析。
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已成為構架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理念,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所認識。當今,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和各國開放政策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步加快并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中國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經濟已駛入全球經濟的運行軌道。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加速、企業投資融資渠道不斷擴展而且投資者呈多元化發展的環境下,企業投資融資的競爭不僅來自國內,而且更多地面臨更強的國際競爭對手的挑戰。同時金融市場的日益完善、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現代通信工具和電腦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代理問題的日益復雜化等,都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和理論產生了巨大影響。像投資風險和報酬的權衡、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方法、目標融資結構的選擇、股利政策的制定、營運資本策略的制定和資產及負債的管理、財務報表分析和財務規劃等財務管理實務不僅得到理論的指導和規范,而且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成熟。企業作為投融資者應確定一個合理的戰略目標,科學地制定和執行投融資決策,有效地規避或控制風險,并適時地調度資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價值、并處理好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財務關系。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財務管理者,要想當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家,不僅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積累經驗,還必須系統地學習及掌握現代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和程序。
前言
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
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內容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原則
第四節 財務管理的環境
第二章 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
第一節 資金時間價值
第二節 利息率與通貨膨脹
第三節 資金市場
第三章 風險與報酬率分析
第一節 風險的概念和計量
第二節 單項投資的風險和報酬率
第三節 組合投資的風險和報酬率
第四節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四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一節 財務報表分析概述
第二節 基本的財務比率
第三節 財務報表分析的應用
第五章 籌資管理
第一節 籌資概述
第二節 資金需要量預測
第三節 主權資本的籌資
第四節 負債資金的籌集
第六章 資本結構
第一節 資本成本
第二節 杠桿原理
第三節 資本結構決策
第七章 長期投資管理
第一節 投資的特點及種類
第二節 長期投資概述
第三節 現金流量及其計算
第四節 長期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計算
第五節 投資決策指標的應用
第六節 無形資產的投資與管理
第八章 證券投資管理
第一節 證券投資概述
第二節 債券投資
第三節 股票投資
第四節 對外直接投資
第九章 流動資產管理
第一節 營運資本的含義及特點
第二節 流動資產概述
第三節 現金管理
第四節 應收賬款管理
第五節 存貨管理
第十章 成本管理
第一節 產品成本和生產費用
第二節 成本預測和成本計劃
第三節 成本控制
第四節 成本的分析與考核
第十一章 利潤管理
第一節 利潤的構成
第二節 利潤預測
第三節 利潤分配概述
第四節 股利分配政策
第五節 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第六節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第十二章 企業破產、和解整頓和清算
第一節 企業破產
第二節 和解整頓
第三節 企業清算
第十三章 外匯資金管理
第一節 外匯資金管理概述
第二節 外匯匯率的預測
第三節 外匯風險管理
第四節 外匯收支平衡
第十四章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
第一節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概述
第二節 跨國公司籌資管理
第三節 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管理
第四節 跨國公司資本轉移管理
第五節 跨國公司稅收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附表
財務管理的原則是指人們對財務活動共同的、理性的認識,它是聯系理論與實務的紐帶。財務管理理論是從科學角度對財務管理實務進行研究的成果,通常包括假設、要領、原理和原則等。財務管理實務是指人們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使用的原則、程序和方法。財務管理原則是財務管理理論和實務的結合部分。
財務管理原則具有以下特征:①財務管理原則是財務假設、原理的推論。它們是經過論證的、合乎邏輯的結論,具有理性認識的特征。②財務管理原則必須符合大量觀察和事實,被多數人所接受。財務理論有不同的流派和爭論,甚至存在完全相反的理論,而原則不同,它們被現實反復證明并被多數人接受,具有共同認識的特征。③財務管理原則是財務交易和財務決策的基礎。財務管理實務是應用性的,“應用”是指財務管理原則的應用。各種財務管理程序和方法,是根據財務管理原則建立的。④財務管理原則為解決新的問題提供指引。已經開發出來的、被廣泛應用的程序和方法,只能解決常規問題,當問題不符合任何既定程序和方法時,原則為解決新問題提供預先的感性認識,指導人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⑤原則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正確。原則的正確性與應用環境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它是正確的,而在特殊情況下不一定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