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俊主編的《高等學校電子與通信工程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實驗指導》從現代電子系統設計的角度出發,以KeilμVision4為集成開發環境、自制51單片機學習板為硬件載體、Proteus為仿真軟件,選用易于開發、便于移植的C51作為編程語言,介紹了51單片機技術及應用。所選實訓項目具備基礎性、典型性、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特點,且突出了51單片機技術的實用性和工程性。
《高等學校電子與通信工程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實驗指導》包括3篇,根據“基本準備”—“基礎模塊單元實驗”—“綜合應用實訓”的理念進行劃分。第1篇為準備篇,主要講解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51單片機的主要開發工具及其使用。第2篇為基礎篇,選取了19個實驗項目,側重于介紹51單片機主要基本功能模塊的應用。第3篇為綜合篇,其中包括5個綜合實訓項目,選取了常用接口總線系統以及紅外、無線通信等系統的設計實例。
《高等學校電子與通信工程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實驗指導》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實驗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Part1 準備篇——51單片機開發工具介紹及使用
1.1 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流程簡介
1.2 51單片機開發工具KeilC51簡介
1.3 仿真軟件Proteus簡介
1.4 硬件載體—51單片機學習板
1.5 SSTEasylAP和Boot—StrapLoader軟件
1.5.1 BSL監控程序替換SoftlCE監控程序操作流程
1.5.2 SoftlCE監控程序替換BSL監控程序操作流程
1.6 軟件仿真操作流程示例(KeilC51+Proteus)
1.6.1 繪制仿真電路
1.6.2 程序編寫
1.6.3 調試
1.7 硬件聯調操作流程示例(KeilC51+學習板)
1.7.1 程序編寫
1.7.2 硬件在線聯調
Part2 基礎篇——51單片機基本功能模塊實驗
2.1 基本C51語言
2.1.1 實驗目的
2.1.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1控制一盞發光二極管
實驗2控制一盞發光二極管的閃爍
實驗3流水燈
2.2 51單片機外部中斷
2.2.1 實驗目的
2.2.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4單一外部中斷實驗
實驗5多個外部中斷實驗
實驗6中斷嵌套實驗
2.3 定時器/計數器及定時器中斷
2.3.1 實驗目的
2.3.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7輪詢法定時和定時器中斷對比實驗
實驗8長時間定時實驗
實驗9計數器實驗
實驗10用GATE位測量脈寬
2.4 51單片機串口通信
2.4.1 實驗目的
2.4.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11串口工作方式1的應用實驗
實驗12串口工作方式2和方式3的應用實驗
實驗13單片機與PC機的串口通信實驗
2.5 51單片機系統擴展
2.5.1 實驗目的
2.5.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14并行I/O口擴展實驗
實驗15譯碼器擴展并行I/O口實驗
2.6 數碼管顯示
2.6.1 實驗目的
2.6.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16數碼管的靜態顯示
實驗17數碼管的動態顯示
2.7 獨立按鍵和鍵盤矩陣
2.7.1 實驗目的
2.7.2 主要背景知識
實驗18獨立按鍵掃描
實驗19鍵盤矩陣掃描
Part3 綜合篇——51單片機系統綜合實訓
實訓1基于DSl8820的數字溫度計的設計與制作
實訓2基于TLcl543的數字電壓表的設計與制作
實訓3數字秒表的設計與制作
實訓4紅外解碼器的設計與制作
實訓5無線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制作
附錄A 51單片機學習板原理電路圖
附錄B 51單片機學習板器件清單
附錄C 51單片機學習板測試程序
附錄D Proteus部分常用器件對照表
附錄E 書中涉及的主要器件的引腳圖和功能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