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張俊嶺著的《朱筠畢沅阮元三家幕府與乾嘉碑學》主要有兩大亮點:一是,將朱筠、畢沅、阮元三家幕府的學術活動和當時書壇的篆書創作實踐聯系起來,揭示了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二是,以洪亮吉為個案,細致分析了乾嘉時期書法史中一些含混不清的細節,并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考證。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乾嘉時期的學術生態和書法圖景便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內容提要
朱筠、畢沅、阮元三家幕府是清中期比較重要的幕府,對清中期書法發展的影響甚大。張俊嶺著的《朱筠畢沅阮元三家幕府與乾嘉碑學》闡述了三家幕府中的學術活動、教育活動、文化藝術活動對清中期的書法,尤其篆書、北碑書法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揭示了學術與書法之間的聯動關系。書中又以洪亮吉為個案,闡述了游幕活動對書家的生活、學術、情感、書法等方面的影響,探討了清中期北碑書法發生的學術路徑。
該書共分五章,前三章先后闡述了朱筠、畢沅、阮元三家幕府的學術活動對乾嘉碑學的貢獻,主要解決了乾嘉篆書的師承、發展,提出了“陽湖筆法”的概念,對北碑的發展提出新見解。第四章闡述了三家幕府的教育、文化藝術活動對碑學的影響。第五章以洪亮吉為例闡述了書家游幕對其學術、生活、書法的影響。
1974年生,安徽霍邱人。2005年獲暨南人學文學碩士學他。現為衢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清代書法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堪金項目一項、漸江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一項、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項目攻關計劃項目一項、浙江省社科聯項目二項。在《書法研究》《中國書法》《收藏家》《齊魯學刊》等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書法主攻行草。
第一章 朱筠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朱筠的學術與交游
第二節 朱筠幕府、四庫館與乾嘉學風
第三節 朱筠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朱筠與乾嘉學者的“參以六書”
第二章 畢沅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畢沅的學術與交游
第二節 畢沅幕府的學術與書法
第三節 畢沅幕府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畢沅幕府與隋前石刻
第三章 阮元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阮元開幕前的交游與治學
第二節 阮元幕府的學術與書法
第三節 阮元幕府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阮元的書學理論 第一章 朱筠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朱筠的學術與交游
第二節 朱筠幕府、四庫館與乾嘉學風
第三節 朱筠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朱筠與乾嘉學者的“參以六書”
第二章 畢沅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畢沅的學術與交游
第二節 畢沅幕府的學術與書法
第三節 畢沅幕府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畢沅幕府與隋前石刻
第三章 阮元幕府的學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阮元開幕前的交游與治學
第二節 阮元幕府的學術與書法
第三節 阮元幕府與乾嘉篆書
第四節 阮元的書學理論
第四章 三家幕府的教育、文化藝術活動與碑學
第一節 朱筠幕府的教育活動
第二節 畢沅、阮元幕府的書院教育
第三節 三家幕府的文化藝術活動
第五章 洪亮吉的幕里幕外
第一節 游幕時期的活動
第二節 后游幕時期的活動
第三節 洪亮吉對隋前石刻的取法
第四節 洪亮吉與“陽湖筆法”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