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投資者在炒股過程中交易的具體股票不同,但是都要看相同的大盤。大盤代表了市場上整體的上漲或下跌趨勢。當大盤上漲時,說明市場整體處于上漲趨勢中。這時買入股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大盤下跌時,說明市場整體處于下跌趨勢中。這樣的行情中交易個股風險就更大,稍有不慎就會虧損。
因此,學會看大盤可以幫助投資者選擇正確的交易時機,這對每個投資者來說都十分重要。
要想學會看大盤,首先應該認識大盤,了解看大盤時都需要看什么內容;其次就需要學會對大盤的分時圖、K線、成交量、技術指標以及新聞消息等方面進行分析的方法;最后,還要學習一些技巧,同時將大盤分析和個股分析也結合起來,并應用到實際交易過程中,才能最終實現正確操作。本書寫作時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貼近實戰操作。本書所講的內容都是投資者在實戰交易中需要用到的內容,沒有過多的理論描述。投資者可以借助本書快速進入實戰交易。
第二,案例圖形豐富。為了描述書中的知識點,本書寫作過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輔助說明,投資者閱讀時可以以最貼近實戰的方式學會各種操盤技術。
第三,知識體系完備。本書中包含了投資者看大盤時所需要的常用知識和方法。投資者要認真研讀可避免盲目性,提高投資水平。
本書適用于剛剛進入股市,對股市還沒有太多認識的新手,同樣適用于已經入市較長時間,但對看盤知識了解不多的投資者。
除封面署名作者外,于威、付海洋、任飛、劉曉利、張燕、時英壯、武濤、朱曉敏、王賓、蔡協倫、陳永梅、蔡協君、齊曉明、付素英也參與了本書的編寫。
編者
2016年6月
第4章 成交量:分析大盤漲跌動能
通過成交量與大盤走勢配合起來分析,投資者可以對市場行情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可以對未來行情發展的方向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4.1 放量和縮量的市場含義
成交量有放量和縮量兩種基本的形態,通過這兩種基本形態與指數的上漲和下跌兩種走勢的配合,可以有四種基本的量價配合形態。
4.1.1 認識成交量
成交量是顯示在K線下方的柱線,每根成交量柱線與上方的一根K線對應,表示這根K線形成過程中市場上的成交量總量。成交量柱線的長度越長,說明對應時間內的成交量越大,有越多投資者完成了買賣股票的交易。
成交量的基本形態有兩種,分別是放量和縮量。當成交量柱線長度變長時,形成了成交量放大的形態。當成交量柱線長度變短時,就形成了縮量的形態。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個交易日開盤階段都會有大量投資者集中交易股票,這段時間的成交量水平會明顯超過其他時間段。觀察成交量放量和縮量形態時,不應該將開盤階段集中爆發的成交量也考慮其中。
4.1.2 放量上漲
大盤指數持續上漲的同時如果成交量也逐步放大,就說明上漲行情得到了市場上投資者的普遍認可。隨著行情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吸引進入股市,追高買入股票。而這些投資者的買入又會推動行情持續上漲,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此時整個市場已經進入了良性的上漲周期。在這樣的量價配合形態下,未來持續上漲的行情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追高買入股票。
如圖4-1所示,2015年1月至5月,創業板指數持續上漲過程中,其成交量也逐漸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隨著行情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追高買入股票,指數已經進入了良性的上漲周期,未來行情將持續上漲。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圖4-1 創業板指數日K線
4.1.3 縮量上漲
如果大盤持續上漲的同時成交量持續萎縮,說明雖然行情上漲,但投資者對未來行情走向并不看好,追高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少,此時行情上漲動能逐漸減弱,有見頂下跌的風險。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賣出股票回避風險。
隨后的行情中,一旦行情有下跌跡象,就表示買入股票的多方力量已經十分弱勢,拋出股票的空方力量增強,未來行情將會遭遇到持續的打壓。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應該盡快賣出股票。
如圖4-2所示,2015年5月底至6月,中小板指數上漲到高位后,雖然指數還在緩慢上漲,但是成交量形成了逐漸萎縮的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追高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少,未來整個市場有見頂下跌的風險。看到這樣的形態后,投資者應該注意防范風險。一旦大盤有下跌跡象,就應該盡快賣出手中的股票。
圖4-2 中小板指數日K線
4.1.4 放量下跌
當大盤指數見頂下跌時,如果成交量也持續放大,說明行情下跌引起了投資者的普遍恐慌。大量投資者看到下跌行情后都拋出了股票,這些投資者的拋盤會打壓整個市場繼續下跌,導致更多投資者看空后市,造成更大的恐慌,此時整個市場已經陷入了惡性的下跌周期中。
這樣的形態一旦出現,預示著短期內市場持續下跌的趨勢都很難改變,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回避風險。
如圖4-3所示,2016年5月,滬深300指數下跌過程中,其成交量持續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隨著下跌行情的持續,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因為恐慌而賣出股票,該股進入了惡性的下跌周期。
圖4-3 滬深300指數日K線
這樣的形態一旦確認,預示著未來整個市場都將會持續下跌。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回避風險。
4.1.5 縮量下跌
如果行情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成交量也逐漸萎縮,說明投資者普遍對后市不再那么悲觀,隨著行情下跌,愿意低價拋出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少,此時市場上的下跌動能正在減弱,未來有見底反彈的趨勢。
這樣的行情一旦出現,投資者就可以重點關注后市發展方向,如果發現行情有見底反彈的跡象,就可以抓住機會抄底買入。
如圖4-4所示,2015年4月底至5月初,上證指數見頂下跌的過程中,其成交量持續萎縮,這樣的形態說明隨著行情下跌,愿意以低價賣出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少。這是下跌趨勢越來越弱、未來即將見底反彈的信號。
圖4-4 上證指數日K線
看到這樣的形態后,投資者可以注意指數見底的機會,抄底買入股票。
4.2 上漲周期的成交量形態
除了以上四種典型的成交量形態外,不同的行情中出現不同的量價配合形態時,也會形成不同的市場含義。在上漲周期中,可能形成以下幾種特殊的量價配合形態。
4.2.1 底部放量上漲
在熊市行情持續一段時間后的底部區域,如果行情逐漸見底反彈,形成上漲趨勢的同時,成交量也同步放大,就說明隨著行情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看好后市并買入股票,而他們的買入又推動行情繼續上漲。此時整個市場已經進入了良性的上漲循環,具備了脫離底部區間、持續上漲的潛力,這是下跌趨勢即將結束、行情將會持續上漲的信號。看到這樣的信號后,投資者可以積極追高買入股票。
如圖4-5所示,2014年7月至10月,上證指數見底后逐漸開始上漲。在指數上漲過程中,成交量持續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市場上買入股票的多方能量逐漸聚集了起來,前期的下跌趨勢已經結束,行情有了持續上漲的潛力。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圖4-5 上證指數日K線
4.2.2 上漲中途縮量整理
在行情持續上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較強的阻力,打壓行情回調整理。如果在行情回調的過程中成交量持續萎縮,就說明在回調過程中拋出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少,打壓下跌的做空力量逐漸變弱,難以持續將行情向下打壓。經過短暫的回調后,未來整個市場還會繼續上漲。
在這樣的縮量回調過程中,投資者可以暫時不用拋出股票。到回調行情的尾端,如果成交量再次放大,同時行情也形成見底反彈的跡象,就說明回調行情結束,上漲行情繼續。此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如圖4-6所示,2014年8月至11月,上證指數持續上漲的過程中,多次遭遇阻力回調整理,不過每次回調時,市場上的成交量都會持續萎縮。這樣的形態說明雖然行情下跌,但是拋出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少,下跌能量也在變弱,這樣的下跌行情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圖4-6 上證指數日K線
隨后,當成交量再次放大,行情見底反彈時,就說明回調行情已經結束,此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4.2.3 放量突破阻力
行情上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位,例如前期高點、重要的均線、趨勢線或者黃金分割線等。如果行情向上突破阻力位的同時,成交量大幅放大,說明這次對阻力位的突破力量很強,投資者在大量買入股票。
這樣就形成了一次有效的突破行情,一旦突破阻力位后,行情就將在持續買盤的拉升下上漲。看到這樣的放量突破形態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如圖4-7所示,2015年1月,上證指數多次上漲至3400點附近遇阻回落,說明這個點位是大盤上漲重要的阻力位。3月中旬,當指數向上突破3400點的同時,整個市場上的成交量也大幅放大,創出這段時間的最大成交量。
圖4-7 上證指數日K線
這樣的形態說明此時的強勢行情得到了大多數投資者的認可,大量投資者紛紛追高買入股票,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下,未來行情有望持續上漲。因此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4.2.4 高位縮量上漲
當行情持續上漲至高位后,如果行情上漲的同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說明愿意在上漲行情中追高買入的投資者越來越少,行情上漲動能不足,難以繼續之前的持續上漲行情,有見頂調整的風險。
這樣的行情結束后,市場可能會進入短暫的調整行情,之后繼續上漲,也可能就直接見頂下跌。因此看到這樣的信號時,投資者如果手中沒有股票,不應再繼續追高買入;如果手中已經持有股票,也不需要馬上賣出。不過應該多注意行情見頂下跌的風險,隨時準備賣出。
如圖4-8所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初,上證指數上漲至高位后,雖然指數仍在上漲,但是成交量逐漸萎縮,形成了縮量上漲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行情上漲能量不足,短期內有見頂調整的風險,對于這樣的股票,投資者應該盡量注意回避風險。
圖4-8 上證指數日K線
4.2.5 高位放量滯漲
在行情上漲一段時間后的頂部區域,如果行情上漲速度減慢,開始持續橫盤整理,同時成交量也大幅放大,就形成了放量滯漲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行情上漲遇到了巨大阻力,雖然有大量投資者繼續買入,但同時也有大量拋盤開始集中做空賣出。
大量的拋盤會對行情形成巨大的上漲阻力,看到上漲行情停滯,之前持續追高的投資者就會開始猶豫,不愿再買入股票。隨著買盤的逐漸減少,行情就會在大量的拋盤壓力下持續下跌。
因此,這樣的形態是行情即將見頂下跌的形態,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
如圖4-9所示,2015年6月,上證指數上漲至高位后上漲速度明顯減緩,開始橫盤整理,同時成交量大幅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行情上漲遇到了巨大阻力,未來有見頂下跌的風險。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盡快拋出手中的股票回避風險。
圖4-9 上證指數日K線
4.3 下跌周期的成交量形態
在行情見頂后的持續下跌周期中,同樣會形成多種特殊的量價配合形態,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可以選擇不同的操作策略。
4.3.1 頂部放量下跌
當行情沖高至頂部或者在頂部橫盤整理一段時間后開始下跌時,如果成交量大幅放大,就說明市場上突然出現了大量拋盤。這樣的形態有可能是突發性利空造成的,也可能是有主力資金在大量拋出股票。
無論什么原因,這樣的形態都會在市場上制造恐慌,讓更多投資者拋出股票,進而打壓行情繼續下跌。因此,該形態一旦出現,市場行情就進入了惡性下跌的循環周期中,在短期內下跌行情都將不會改變。
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即使此時投資者發生了虧損,也要果斷止損,不要再等待有反彈行情出現。
如圖4-10所示,2015年6月25日盤中,深證成指經過頂部整理后開始持續下跌,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大幅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市場已經進入了恐慌性的下跌周期中。這樣的下跌行情短期內都難以改變,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果斷拋出股票。
圖4-10 深證成指5分鐘K線圖
4.3.2 下跌中途縮量反彈
行情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可能獲得支撐反彈,如果反彈的同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說明反彈的趨勢較弱,此時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處于看空的情緒中。這次反彈并沒有得到多方力量的普遍認可,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很少。未來推動行情反彈的多方力量會越來越弱,反彈行情很難持續太長時間,行情有見頂下跌的風險。
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在反彈行情中逢高拋出手中的股票。
如圖4-11所示,2015年6月19日盤中,深證成指持續下跌過程中形成了多次反彈,但在每次反彈過程中,該股的成交量持續萎縮。隨后一個交易日開盤時,該股再次反彈,不過同樣在反彈過程中成交量萎縮。
圖4-11 深證成指5分鐘K線圖
這樣的形態說明雖然行情上漲,但投資者并沒有看好后市,追高買入的投資者很少,這樣的上漲行情很難持續下去。因此該形態只是下跌行情中的一次反彈,未來下跌行情還將會繼續下去。
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不宜在上漲過程中買入股票,如果此時投資者手中還有股票,那么應該在反彈的過程中逢高賣出。
4.3.3 縮量持續下跌
在行情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如果成交量一直處于一個很低的位置上,既沒有明顯放量,也沒有繼續縮量,就形成了無量空跌的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隨著行情下跌,市場上的交易越來越冷清,雖然拋出股票的投資者很少,但同樣也沒有投資者買入股票。很多投資者都已經不再關注股市行情發展,逐漸遠離這個市場。
一旦進入這種無量空跌的行情,市場在短期內都很難重新獲得投資者的關注,未來將會延續這種下跌行情。因此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盡快賣出股票。
如圖4-12所示,2015年6月26日,深證成指持續下跌,同時當日除了開盤和收盤階段,成交量也一直處于很低的水平上,形成無量空跌行情。這樣的行情預示著行情的下跌將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看到這樣的形態后,投資者應該盡快賣出股票。
圖4-12 深證成指5分鐘K線圖
4.3.4 底部放量獲得支撐
當行情經過持續下跌至底部區域時,如果指數獲得支撐后開始上漲,同時市場上的成交量持續放大,就說明行情獲得了強力支撐,并且這種支撐力量得到了大量投資者的認可,很多投資者都在這個過程中追高買入股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行情上漲有望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投資者可以積極在上漲的過程中買入股票。
如圖4-13所示,2015年6月30日盤中,深證成指見底反彈時,成交量大幅放大,這樣的形態說明上漲行情得到了大多數投資者的認可,有望持續比較長的時間。看到這樣的形態后,投資者可以在上漲行情中積極追高買入股票。
圖4-13 深證成指5分鐘K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