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上下卷。上卷記述了東征前夕,劉備與諸葛亮、法正、趙云、秦密、等人之間對戰事的考慮與決策。其間描述了他們如何為國同心協力,以及與劉備深厚的君臣情誼。下卷描寫白帝托孤。在這一段故事中,沒有任何猜疑,只有濃厚的知己之情,君臣之義,英雄相惜,高山流水,慷慨長歌。
見慣了君臣為權傾天下的陰謀詭計,《白帝春深》宛如一股清流,沒有權勢下的爾虞我詐,只有君臣之間的榮辱與共及深入骨髓的信任,純澈而又舒心。我看過太多的書了,但讓我當場灑淚難控的,這是目前僅有的一本!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當黃忠斬夏侯淵,奪取定軍山,劉備得漢中,稱漢中王之時,關羽亦同時舉兵北上,兵鋒所向,逼得曹操幾欲遷都。蜀漢國力達到了巔峰。眼看即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再續大漢王朝。不料此時孫權隨即接納曹魏建議,毀盟奪荊州,殺關羽。劉備痛失股肱兄弟,憤而商議東征。這個歷史上失敗的戰役,卻帶出了白帝城舉國相托,明良千古的君臣佳話。劉備這位天下雄主與臣子們的情義,亦使得戰爭的硝煙之中,烏云壓城城欲摧之時,平添幾分蕩氣回腸,風云如畫……
艾草,一個在琴弦上訴說幽幽懷古之情的臺灣姑娘,喜愛歷史、詩詞、音樂、寫作,崇敬的歷史人物是諸葛丞相,現從事古箏教學、演奏、箏曲改編,曾編寫古箏曲譜《三尺水》,亦是知名網絡音樂人。
上卷 大火西流
一、孝直若在
二、不諫
三、楚館畫眉
四、偕作
五、允武
六、卿云
七、允文
八、武陵
九、軍爭
十、大火西流
十一、國殤
下卷 日月重光
一、風雨
二、觀星亭
三、上邪
四、長相思
五、劍舞城傾
六、昭烈
七、少司命
八、漢樂
九、畫相
十、我心匪石
十一、子產歌
十二、伯牙絕弦
番外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