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必須知道,創新是一萬小時積累加萬分之一的成功率。本書提供有關創新創業的理論和思考技巧、模板和案例,說透創新的本質,講清從來沒人告訴過你的有關開發技術和市場、定義需求以及個人準備的多重密碼,讓創新創業的成功不再神秘而是成為必然。書中提供評價主意的量化標準和系統產生大點子的思考路徑,以及開發產品開展科研的選題標準,讓人從年輕就輕松釋然但是堅忍地做大事。提高你對自己取得技術和商業成功的信心,突破興趣導向的泥潭和小點子的羈絆糾纏,快速讀懂和抓住時代的大風和潛流。本書讓你的事業和人生增加勝算。
希望每一個年輕讀者都可以少走至少十年的彎路和慢行線,能夠快速把握時代賦予你的創新機會。對于要開發和喜歡開發技術的理工男,這本書能讓你選擇*好的方向。對于想開公司或者想賺錢的人,這本書能告訴你如何找到低風險上路的引橋。這本書還可以教你如何在別人之前預料到未來將會刮起的大風并且很早就開始準備。
如果你是現實主義者,這本書教你:1、用*少的時間做*大、*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可以把時間留出來用于消遣;2、選擇并堅持做一件事情實現個人積累;3、*早看到潛藏的屬于你的大機會,在別人看懂之前抓住;4、了解你的公司和你的競爭對手的想法,升職漲薪。
如果你是理想主義者,這本書教你:1、設計人生,盡早知道世界和人生的底細,讓你的累值得其所;2、從一開始就選擇一件重要、有意義而且感興趣的事,鎖定值得做一輩子而且會讓你對人生滿意的產品和技術,用大主意去影響世界而不是做很多小事情,讓世界影響你;3、每天需要做什么準備和熱身;4、判斷主意好壞,產生好的主意,果斷脫離冥思苦想的泥潭和羈絆。
★花幾天時間閱讀,少走好幾年彎路
★吃透創新的本質,掌握創業的密碼
★評價大主意的量化標準,系統產生大點子的思考路徑
★走出興趣導向的泥潭,突破小點子的羈絆,讀懂創新創業大方向
★教會你如何產生創新創業項目及怎么做才能打動投資人,贏得天使投資
★本書被譽為美國西北大學每個學生必修的一門創新創業課
《一萬個萬一:理工男的創新創業上手工具》由原點閱讀出品。
原點閱讀(The Origin)(微信號:ydreadtup),清華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圖書品牌,秉承“科學,讓個人更智慧,讓社會更理性”的理念,致力于科學普及和科技文化類圖書的出版,傳播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展現科學的真實、獨立、智慧、多變、寬容、動人及迷人。
劉昶,生于1969年,北京人,畢業于清華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在美國從事科研教學20年,在伊利諾伊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工學院從事微米納米、傳感器和仿生器件的研究、產品轉化和教學。在電子、機械和生物醫學等領域有多年研究經驗。曾參與Nanoink公司的創建。是美國電子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作為中組部千人計劃研究員受聘中國科學院。在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技術創新和產品化”多年,該課程被中國和美國學生評為“*值得每個學生學習的一門工學院必修課”。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著有《突破創新禁區》和《微機電系統導論》兩部書。為小型創新企業提供定制員工創新培訓,提升員工創新能力。
第1章 有關創新的重要概念
1.1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怎么來的
1.2 大主意需要你來拿
1.3 創新的風險和回報
1.4 什么是創什么是新
1.5 什么是業和創業
1.6 創新和創業的關系
1.7 科研,發明和創新的關系
1.8 創新的死亡谷和投資
1.9 技術致富的多種路徑
1.10 年輕時要掙到財政自由
第2章 技術,功能,用處,執行和市場
2.1 物體,功能,用途和用處的重要區別
2.2 案例:一家失敗的納米技術公司
2.3 部件,系統,平臺
2.4 判斷技術的成熟度
2.5 產品作品樣品的區別
2.6 藝術,科學和商業的關系和融合
2.7 市容鏈值:判斷市場的大小和關鍵性
2.8 制造和銷售的重要性
2.9 一萬和萬一
2.10 為什么大主意難以發現?
2.11 好主意的三個品相
2.12 把小主意留給別人做
第3章 完成從想到執行的跨越
3.1 想是泥潭想是死穴
3.2 從想到執行是勇敢的舍
3.3 把仰望星空的大夢做小做實是幸福
3.4 不死不停就是成功
3.5 收斂思維反著想
3.6 產品落地是一場堅忍的戰役
第4章 判斷點子好壞的基本工具箱
4.1 聰明和好主意是兩碼事
4.2 好主意要滿足的技術特征
4.3 創新成功的五個要素 -NABCT
4.4 需求的評價預測和培養
4.5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4.6 四種用處:設計用處的邏輯
4.7 創新的最終用處是制造愉悅
4.8 用處,價值和價格的關系
4.9 產品和它的屬性
4.10 SWOT工具箱
4.11 創新的改進產品的三個路數
4.12 獨特手段和獨特結果
4.13 十加十工具箱
第5章 人生計劃和事業線路設計
5.1 工作和生活的關聯幸福
5.2 每天要做的事情
5.3 做,不要作和坐
5.4 從開始就用投資人的鏡子照自己
5.5 大學生人生步伐的謀劃和準備
5.6 畢業生如何人生開局
5.7 創新的主環路和上路攻略
5.8 設計人生的超車線路
第6章 七個高效的創意和執行技巧
6.1 創新很難要降低風險
6.2 跟著創新的潛流
6.3 滿足自己的需要
6.4 把商業的需要當自己的需求
6.5 在有想象力的市場找落腳點
6.6 重視歷史,時機和彎道
6.7 把技術品當藝術品做
6.8 看看喬布斯的路數
第7章 創業上手和升段的工具箱
7.1 創新主意的產生和選擇模版
7.2 創新的難度系數和創新者的段位
7.3 做產品做技術做公司的具體思考模版
7.4 如何為你的技術和能力找市場出路
7.5 如何防止被繞過和山寨
7.6 如何借力和制造顛覆性技術
7.7 如何和跨國公司比創新
7.8 科研人員高效選題技巧
7.9 時下創新熱點
7.10 七句最后的真言
7.11 本書工具箱列表
4.2 好主意長啥樣?
好主意像一幅畫:有的是兒童的涂鴉,有的是逼真的臨摹,有的是畢加索的獨創。你的是哪一種?
判別一個主意的好壞,要看其目的是什么。目的只能有一個:是要創辦技術公司,還是創辦上市公司,或者是作為技術人員長期堅守的一個好方向?是要開辟出一條很穩妥的致富途徑,還是只限于個人致富,或者是為社會做貢獻?是想快速賺錢還是耐心賺錢?是要賺大錢還是賺小錢?是要成名還是要證明自己存在?標準不同,評價主意好壞的標準也就有區別。
主意無所謂好壞,但不做的主意肯定不是好主意。讀者可以根據下面的問題對主意進行初步評估。共有15個問題,1分表示還沒有考慮,10分表示很確定。最高評估分是150分,表示主意非常好而且考慮的比較周全。
(1)你的主意最后產生什么產品,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獨特的能力?做這個產品需要的投資方是誰,用戶是誰?投資方或用戶能夠受什么益?對購買者來說,你的主意有什么特殊(獨特的)用途?
(2)你的主意最后用什么方式賺錢?(如果想不出怎么賺錢和穩妥的執行計劃,這個主意基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海市蜃樓。)
(3)你的最終用戶群有多大?是不是大市場?(這個用戶群的定義必須精準和大膽。不能是你的猜測和邏輯思維,不能是“差不多”“所有人”或估計的“某個百分比”。)
(4)你的主意是成熟的技術,還是要從基礎的可行性開始研發?(如果答案是技術還不成熟,那么這就不是創新項目,只是一個研究項目,最好找政府出錢。)
(5)對于投資者來說,你的主意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和能賺多少錢?(不要忘了初期的研發經費和后期的競爭或價格戰的花銷。)要花多少錢、用多長時間才能做出來,最快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開始賺錢?能為此出資的人大概是誰,他需要什么回報?怎樣才能找到投資者?多少時間可以為投資者回本?你拿什么向這個人證明回本的確定性?多長時間可以產生現金流,可以產生多大的現金流?(投資有多種:政府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父母家庭投資,自己投資,眾籌,每種都有不同的風險和回報。如果你的想法對任何一種投資都不合適,那么誰都不會接受。“哪個都不特別合適”等同于“哪個都不可能”,不要以為“哪個都有可能”。)
(6)你要做的東西是全新的嗎?(如果是新技術或者新市場、新生事物,要特別當心。全新的東西需要同時做新技術和打開新市場,成功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市場必須大。最好不用新技術或者不用新市場開發。)
(7)這個產品的市場在哪里,公開嗎,存在嗎?你能隨便進入這個市場嗎?渠道在哪里?你認識渠道中的人嗎?是直接找貨架,還是網售,或是找代理商?
(8)市場現在的飽和度是多少?(比如你的產品是冰箱,基本上家家都有而且只要一個。如果是空調,目前只有50%的家庭有而且每家需要好幾個。)
(9)你的產品是硬性需求嗎?是“有了挺好,沒有無妨”(nice to have),還是必須有(must have)?
(10)目前有沒有類似的公司和服務或者專利?(需要認真調研。有的人不重視這個環節,想當然地認為別人肯定想不到;有的人怕查東西;有的人覺得只要別人想到了就肯定不能再做了。這些都是錯的。你覺得別人沒有想過的東西別人可能已經想過了,甚至可能做過或者失敗過。相反,別人在做的東西你也可以試,也許你可以做得更好。)
(11)你做的東西借助了什么新的元素嗎?你趕的是哪個潮?(比如新的社會變革,新的成熟的技術,等等。)你的主意代表未來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嗎?
(12)假設你的創意的可行性是100%,就要特別當心了。你為什么不立即開始做?為什么別人沒有做?(好主意是很難實現的,但不是不可能實現。在完全不可能和幾乎不可能之間有一個很淺的紅線,你不能跨過這個紅線。)
(13)你在和這個創新有關的設計、生產、市場等方面是否具備預先積累的優勢?(如果你沒有過數千小時的積累,這個“好主意”很可能就是海市蜃樓。)你有什么獨特的商業優勢和內線的視野嗎?你能不能團聚團隊從而具有別人所沒有的優勢?
(14)這個產品替代誰,屬于哪個工業領域?(如果不能替代任何已有的東西,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破和立”。如果連顛覆的對象都沒有,就談不上顛覆。)你的產品是不是擴展了一個很大、很受歡迎的東西?是不是擴展了一個已有的市場(而不是代替誰)?是不是把一個大市場的東西做得更精、更細致了?(如果這個主意是“三不沾”,那就只能留著自己欣賞了。)
(15)你的商業競爭對手是誰?(如果你認為沒有競爭對手,不是說你無敵或者發現了“第八大洋”,而是說你到了一個思想的小河溝。)
2.1 什么是有用?
假設跟一個二百年前的印第安土著或者中國老爺爺交談,如果你能用一句話告訴那個人你的創新有什么用處,不用任何他無法理解的技術術語和細節描述,那就是真的有用,否則就是你想象出來的有用。有用的定義,必須抽象到可以讓這個古人一下就明白。有人說“世界上無所謂新”,這聽起來有點極端,但其真實意思就是沒有“新的用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新的手段滿足已經存在的需要。
舉個鉆頭的例子。鉆頭是一個物體,一個大眾產品,它的功能是在墻上或者板上鉆洞打孔。這個功能有很多用途,比如說鉆個洞,插進一個釘子。但一般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在墻上隨便插釘子,所以你只是設計一個用來插釘子的鉆頭是沒有用的,再便宜、再美觀也沒用。插釘子的目的應該是滿足一些用途,比如一個父親把孩子的照片掛在墻上,通過這件事和家人交流,其用處就是回憶和獲得家庭幸福(見圖2.2)。也可以掛一張自己的獎狀,讓家人為你自豪。如果你是做鉆頭的,就應該從滿足這些用途出發,這樣用戶才會買你的鉆頭。二百年前的印第安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鉆頭,但是很容易理解“掛照片”,這就是用處。
圖2.2 一個鉆頭的用處
人們常常把技術、產品和用處混淆,認為功能就是用處。比如一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高精度的二氧化碳傳感器,精度是現在產品的兩倍,那么這個新發明的功能就是超高精度地測試二氧化碳含量。用途呢?是在家里使用還是在工廠使用?用在家里不合適,因為價格太高,性能不穩定,而且使用很麻煩。需要在家里標定校準,沒有人可以輕易做。用在工業界也不合適,因為工業界的氣體環境很復雜,需要高可靠性。所以這個高科技的研發最終會以沒有用而告終,無論你如何努力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如果一個產品的功能介于兩個用戶群之間,那么它不但不會同時被兩個采用,而是兩個都不用。這就好比一件襯衫,大人穿太小,孩子穿太大,那么大人和孩子都不會穿,不管這件襯衫多么好看、多么便宜。用處必須精準,不能籠統,不能指望歪打正著,不能等別人發現你。(即使暫時歪打正著了,也會很快被別的競爭對手細分市場)。
發明者不能幻想:我發明一個功能別人肯定會找到用處。這是錯誤的概念。每個人都有約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沒有什么新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沒有什么東西是一定要換的,也沒有什么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即使你發明的東西有用,別人也可以說“太忙了,不想試”,到后來還是沒被用上。要讓別人試,你必須打動他。
每一個成功的創新都必須找到用處,而不是開發了功能。大部分創新創業的失敗,不論是沒有開始的還是轟轟烈烈燒錢的,都是因為沒有找到用處。有人可能會問“用處這么罕見,這么難找嗎”?確實如此。用處是世界上的稀缺珍寶,到處都是但藏得很深,需要深入社會、深入企業去發掘,就像科學發現一樣難!要創新,必須入行(商業的行當),才能挖到寶藏。
有很多物體,尤其是創意特異的或者新的物體,雖然有功能,但是功能只能被幾個人使用和賞識。比如一篇學術文章,即便只有幾個人關心,但作者可能因為自己出名了、是探索者而沾沾自喜,這就是這篇學術文章對于寫這篇文章的人的“用處”,但對社會并沒有多大影響。如果印第安老爺爺對你的技術描述感興趣了,就說明你的技術激發了他的想象力,這就是用處。(但是你通過這個不一定能賺到他的錢。)
7.2 創新者的段位,你在哪個段位?
創新英雄按照路數可以分成不同的段位,主要按照時間線長短(前瞻,預見,堅持時長),市場大小,創新活動的難度(比如需要的投資規模和市場影響),眼光和堅持(獨特準確快速解讀技術能力和/或市場需要,并且把這兩者結合)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其他的考慮包括結果的未知性和影響,操盤規模(個人致富、上市、還是上市并個人致富)。我們在下面把創新者的段位進行一下描述:
? 九段:鎖定一個難題,靠實驗尋找解決方案,義無反顧的解決世紀難題;
? 八段:預見未來,砸大錢,辭職冒大險,開發科技,等待市場成熟,靠十年磨一劍的眼光。做好船等待風起。一旦成功,沒人能夠望其頂背。這個典型的例子是喬布斯做計算機和Pixar制片廠。但其實喬布斯知道別人遲早知道自己是對的。我甚至敢說,喬布斯并不覺得自己風險大,反而覺得其他人的風險大。
? 七段:抓住剛成熟的技術,抓住時間點,開發新的市場機會。(比較典型的例子是InvenSense開發任天堂游戲機里面的陀螺儀)。
? 六段:抓住新的市場和法規機會,快速開發和推廣一個技術。(典型的例子是蓋茲創立退學經商)。
? 五段:把一個商業模式推廣,如星巴克和麥當勞,從小到大推出了一個世界范圍的誰也不知道的大市場。
? 四段:用靠譜的方式,找到工業界難題并開發方案成功的解決,產生了回報和影響。
? 三段:就是成功的通過一次商業運作或者技術開發活動慢慢積累財富獲得財政自由。
? 二段:就是向完全憑自己和自己的想象力去打天下,瞎想加瞎試。
? 一段:就是常常想主意但從來不執行。這就是所謂的初學者。
段位低的人覺得什么都容易,把成功的希望放在想/盼/試,按照看起來容易但是概率最低的手段。段位高的知道什么都很難,選擇相對靠譜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