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早就明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為什么還時常感到后悔?
我們早就明白“活在當下”的道理,為什么還總為明天焦慮?
我們早就明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為什么還是在乎別人的看法?
我們早就明白“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么仍舊樂此不疲?……
勵志如果只停留在理念層面,效果有限,保質期也很短。本書將幫助你從“理念”到“行動”——找到實現“自我平靜”的方法。
《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鍛煉》是金木水先生的代表作。2019年升級版,修訂內容超過1/3,并新增序言“一個胡思亂想的時代”,深入剖析煩惱根源。本書分為兩部分:前6章屬于基礎篇,論述“人類不平靜的起源”,從理論層面說明通往平靜沒有捷徑;后6章屬于進階篇,講述“如何獲得自我平靜”,側重方法。
《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鍛煉》告訴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不焦慮的活法,從在乎自己開始。
★一本宣揚“勵志可能無效”的勵志書,一本和心靈雞湯唱反調的書!為什么雞湯無效?因為它們往往文筆優美,但是方法欠缺。本書不僅單純批判雞湯無效,更是提供了從“理念”到“行動”的解決方法——五步鍛煉收獲“自我平靜”。本書告訴我們,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不焦慮的活法,從在乎自己開始。
★內容扎實,多角度剖析!近20萬讀者親身實踐!作者視野開闊,內容涉獵心理學、社會科學、哲學等眾多學科精髓,綜合一套方法論,曾幫助近20萬讀者擺脫負面情緒。
★2019全新升級。作者修改幅度超過1/3,并新增序言“一個胡思亂想的時代”。
祝賀你翻開了一本與眾不同的書。
這是一本宣揚“勵志可能無效”的勵志書,也是一本宣傳“修心沒有捷徑”的修心書。終于,你遇到了與心靈雞湯唱反調的書。
其實每次走進書店,我都被擺滿大廳的心靈書籍吸引,能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正能量:有讓人動心的,如“愛拼”“要贏”“無極限”;也有讓人靜心的,如“放下”“淡然”“不執著”。倒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好,應該講文筆真好;也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對,應該講道理都對。但我質疑——理念真的有用嗎?
這問題看似幼稚,卻并非玩笑——
我們早就明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道理,為什么常為昨天后悔?
我們早就明白“活在今天”的道理,為什么總為明天擔憂?
我們早就明白“做自己的本色”,為什么卻為別人一句話想個半天?
我們早就明白“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么還在懲罰自己?
我們早就明白“睡吧,留到明天去想”的道理,為什么大腦仍然拒絕入睡?
顯然,道理歸道理,頭腦即使明白,也未必照辦。
試想,如果擺脫負面想法就像領悟一個理念那么簡單,那么大家讀過一本好書,或看過一部感人的電影,或聽過一堂勵志課,當時下的決心也很大啊,為什么煩惱還會重來?試想,既然正能量講了很多,心靈雞湯天天供應,為什么周圍的抑郁還是不散?再想想,如果自我平靜就像喝雞湯那么簡單,那么佛陀還需要離家出走,耶穌還需要降臨人世嗎?
顯然,勵志如果只停留于理念,效果有限。
各位見過很多速效的廣告吧?比如,“30 天讓你減肥”“30 天讓你牙齒變白”“30天讓你胃口變好”“30天開始新的人生”“30天情緒控制”等。這些廣告并不是虛假宣傳,只可惜速效的,往往是短效的;最速效的,也是最容易反復的。
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同樣不是速效可以實現的。我不否認,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讀了少數非常好的書,確實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勵志的道理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樣,來了又去,而煩惱也像天空中的烏云一樣,去了又來。
記得我有幸旁聽過一堂勵志課,當快結束的時候,老師問學員:“大家今天開悟了嗎?”同學們一個個心潮澎湃,左邊的站起來發言:“老師,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后面的站起來說:“老師,我終于恍——然——大——悟!”當時我誠惶誠恐,捫心自問是否悟性太差。三個月后我才發現自己并未錯過什么,因為再見到以前的學友們時,發現他們該怎樣還是怎樣:原來發火的繼續發火,原來悲觀的繼續悲觀, 原來睡不著覺的還是睡不著覺。再沒人提“大悟”,只剩下了“恍然”。
顯然,勵志如果只停留在理念,保質期也很短。
因此,我決定寫一本與眾不同的書。
先說下本書的結構。本書分為兩部分:前六章論述“人類不平靜的起源”,偏重理論,目的是說明:通往平靜,沒有捷徑;后六章說明“平靜是怎樣煉成的”,側重方法,目的是說明:雖然沒有捷徑,但自我平靜仍有理性之道。
再說下本書的不同。讀者會問:“我已經讀過不少關于平靜的書了, 這本會有區別嗎?”我想會的,原因很簡單:出發點不同,方法就不同;方法不同,結果就不同。出發點哪里不同呢?
首先,這不是一本勵志書,因為我以為幾句話解決不了煩惱的問題;其次,這也不是一本宗教書,因為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獲得平靜的人生;最后,這更不是一本“口水書”,世界上浪費的紙張那么多,沒必要增加了吧,除非它能真實有益。
我想寫的是一本理性的“有料書”——希望它能講清楚佛學方法的原理,希望這些原理能帶給讀者“噢,原來如此”的感覺,希望這種感覺能陪伴讀者直到結尾——要求是不是有點高呢?不少朋友希望讀“一本有內容的書”,請對此有心理準備。畢竟,內容扎實的“有料書”不會像心靈雞湯那樣容易消化。
最后說下我自己。煩惱是世人的煩惱,當然包括我自己。說來好笑,當初關注平靜的話題,就是因為身為世俗世界中的世俗之人,我從年輕時起就脾氣較差、很不平靜。后來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必須采取些心靈自救措施。當然,很多人處在我的位置上,還痛苦并快樂著呢,哪里顧得上什么平靜心的鍛煉。所謂“煩惱即菩提”,正是煩惱的折磨把我送上了自我平靜的道途。
親愛的朋友,你無意中翻開這本書,就意味著我們之間有種特殊的緣分。
可能你的煩惱無人理解,這并不奇怪,因為一顆多思多慮的心,沒有體會的人難以理解;想得太少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和摯友也幫不上忙。
也可能你的煩惱無人傾訴,這也不奇怪,因為真正的不安都深埋在自己心底;即使有人傾聽,你也未必愿意傾訴。
更大可能,就像我們開頭描述的那樣,勵志的理念你都一清二楚, 只是想尋找如何實現的方法,而這正是我寫本書的目的——
愿它成為真心愛你、為你解憂、為你永守秘密的朋友。
金木水
寫于南京紫金山
金木水 自幼喜愛東西方文化,北京大學畢業后赴美留學,獲得芝加哥大學理學碩士、新澤西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并在美跨國公司工作數年。歸國后創建了年銷售額逾一億美元、員工上千人的工業科技企業,擔任集團公司總裁十余年。現旅居海外。
上述只說明他的煩惱不比你少。他自稱是世俗世界的世俗之人,這并非謙虛,而是事實。但作為世俗之人,他又向往平靜的不俗之心,這可能是你與他的共同之處。
作者視野開闊、寫作風格理性而輕松。如果你希望動腦,那會喜歡他的理性;如果你希望靜心,那會喜歡他的輕松;如果你希望兩者兼具——這好像有點矛盾,那你會愛上這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