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骨文做游戲中國的十二屬相傳說》是一本有趣的繪本,講述的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傳統故事十二生肖的來歷。全書內文插圖由甲骨文書法構成,可以在書中找到代表每個小動物的甲骨文字,帶領小讀者走進一個奇妙的甲骨文世界,并讓孩子領略文字的奧妙,從此愛上文字、對認字產生興趣。本書插圖中的書法由甲骨文大師歐陽可亮先生創作,為孩子帶來不一樣的繪本閱讀體驗。
《用甲骨文做游戲中國的十二屬相傳說》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閱讀。3-4歲的孩子正值想象力發展敏感期,形象的甲骨文字為他們帶來特別的讀圖體驗;5歲以上孩子在閱讀這本書后,會對文字產生更多好奇,領略文字源起的奧秘,從而產生興趣,對將來識字、寫字學習非常有幫助。
小孩子們最喜歡坐在父母親的膝上,一同畫畫。但是這時,當父母的是不是有時也會不知道要畫什么好呢 ? 在這個時候,請你們打開這本圖畫書來看看吧!一開始請不要想甲骨文是漢字的始祖這件事,希望只憑感覺猜猜看,寫寫看,沈浸在故事的歡樂中,好好地享受玩的樂趣。 等小孩子們漸漸長大之后,如果孩子們問到甲骨文和漢字的由來或十二屬相的傳說的時候,如果你們能參考這本畫冊,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孩子們聽,我將非常高興。 因我不是畫家,也不是甲骨文研究者。我寫這本書是因為在我小時候,父親歐陽可亮(1918~1992,字泉堂 ) 常常把我放在他的腿上,看他在紙上或沙上流暢地又說又畫并給我講好多故事聽。 父親用點和線,很流利地畫出不單是動物、生活的工具等具體東西,連風、光,甚至于傳說中的龍、麒麟等,他都能夠畫給我看。 一直到我上學之后,我才知道原來父親寫給我看的全是甲骨文。父親慢慢地告訴我,文字和文字結合起來就形成單詞、形成文章,成為溝通交流的工具。等我漸漸長大之后,我才理解到父親話里的深奧意思。
甲骨文書法作者:歐陽可亮,1918 年生于北京,號泉堂,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清末民國初期外交官歐陽庚之子,唐代歐陽詢(557 ~ 641 年)的第四十四代直系子孫。中國甲骨文研究者五堂之一。三歲起跟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學習甲骨文,之后師事羅振玉、董作賓、郭沫若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