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簡稱《國史編年》)2016年卷,起止時間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016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這次全會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和歷史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在領導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工程的進程中形成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是眾望所歸、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為全黨核心,是全黨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歷史和實踐的選擇,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這個我們黨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載入了黨和國家光輝史冊。
2016年在政治建設方面,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依法懲處一批腐敗分子,反腐敗斗爭形成壓倒性態勢。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施行;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內容、主要任務、重要舉措作出系統部署;全會還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從制度建設角度強化了新形勢下的黨內監督。
2016年在法制建設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慈善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資產評估法、國防交通法、網絡安全法、電影產業促進法、中醫藥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環境保護稅法等,修改節約能源法、外資企業法等27部法律,還依法對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有關問題進行處理、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作出解釋等。
2016年是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經濟繼續保持了6.7%增長速度,仍然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工業企業利潤由上年下降2.3%轉為增長8.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2%,為多年來最低;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51.6%;全年新登記企業增長24.5%,平均每天新增1.5萬戶,加上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每天新增4.5萬戶;新建高速鐵路投產里程超過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農村公路29萬公里;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1項,新增第四代移動通信用戶3.4億、光纜線路550多萬公里;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其中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超過240萬,棚戶區住房改造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80多萬戶;國內旅游快速增長,出境旅游超過1.2億人次。
2016年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實現了預期目標,穩中有進,各領域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繼續創新和加強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所有行業實現稅負只減不增。制定實施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確保地方既有財力不變。擴大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規模,降低利息負擔約4000億元。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廣義貨幣M2增長11.3%,低于13%左右的預期目標。
著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供給結構有所改善。以鋼鐵、煤炭行業為重點去產能,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分流職工得到較好安置。支持農民工在城鎮購房,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房地產去庫存取得積極成效。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發展直接融資,實施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著眼促進企業降成本,出臺減稅降費、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下調用電價格等
舉措。
大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在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三分之一目標的基礎上,又取消165項國務院部門及其指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范192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20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增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性,推進互聯網 政務服務。推動國有企業調整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化資源稅改革。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出臺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制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開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耕地輪作休耕改革等試點,全面推行河長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積極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務實合作。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深港通開啟。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出口逐步回穩。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除少數實行準入特別管理措施領域外,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一律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實際使用外資1300多億美元,繼續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市召開,習近平主席出席并參加有關活動。杭州峰會是2016年我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主辦的層級最高、影響最深遠的多邊峰會。會議主題議題和成果有雄心、有視野、有創新,具有開創性、方向性、標志性意義,為擺脫當前世界經濟困局提供了新思路,為深化國際經濟合作指明了新方向,體現了中國的廣闊戰略視野,展現了中國領導人的博大氣度胸懷。
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深入推進互聯網 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部署啟動面向2030年的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設6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08%。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技術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上升到56.2%,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形成。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啟動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編制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又有1600萬人進城落戶。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強化大氣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6%和4%,74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9.1%。優化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推進水污染防治,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嚴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推動了環保工作深入開展。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全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超過1000億元。提高低保、優撫、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為17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或護理補貼。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超過4%。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人數增長21.3%。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全年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8400多萬人次。通過及時有力開展搶險救災,在部分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等災害中,緊急轉移安置900多萬人次,最大限度降低了災害損失,恢復重建有序進行。
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取得重大突破,5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有力推進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在科技和文化體育建設方面,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中國奧運健兒勇創佳績,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
這一年,中國還隆重慶祝了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2016年,中央軍委將四個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這是推進領導掌握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有機統一重大舉措。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原七大軍區撤銷,五大戰區正式成立。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志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軍隊由此進入戰區時代。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卓有成效。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核安全峰會、聯大系列高級別會議、亞歐首腦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同主要大國協調合作得到加強,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持續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深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系更加密切。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巴黎協定》生效。經濟外交、人文交流成果豐碩。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需增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地區經濟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地區嚴重霧霾頻發,治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人民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煤礦、建筑、交通等領域發生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實不到位,涉企收費多、群眾辦事難等問題仍較突出,行政執法中存在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現象,少數干部懶政怠政、推諉扯皮,一些領域腐敗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需要今后在改革和發展中去逐步解決。
本卷在編寫過程中,依據和參考文獻的主要來源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十八大以來新發展新成就》、《國務院公報》、《中國統計年鑒》、《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政府網、中國人大網、中國政協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網、新華網、人民網及國務院各部委網站等。
本卷在編寫過程中,武力、王鳳環、徐成參加了統稿工作,吳文紅參與了資料整理和編輯工作,王紹忠、焦東華、紀國偉等參加了審定稿工作。
本卷撰稿人的分工如下:陳希馳:1月1日1月31日;戴燕軍:2月1日4月30日,6月1日6月30日,8月1日8月31日;徐成:5月1日5月31日,7月1日7月31日,9月1日12月31日;章舜粵:附錄
本卷編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