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改革給我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感覺,社會保障同我們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我們獲得工資的同時,每月要繳納社會保險費;我們去醫院看病,需要分清自己消費的哪些藥物可以報銷,哪些藥物不能報銷;勞動者遭遇工傷事故或其他職業傷害時,需要經過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評定傷殘等級等程序,才能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的給付等。可是,我們對于社會保障由誰提供、能夠提供哪些保障、如何獲得這些保障、如何達到政府規定的資格條件、是否具備獲得保障的資格條件等,卻知之甚少。
本書以通俗的語言、大量翔實的案例介紹了社會保障制度的構成、提供保障的項目、保障的水平、獲得各項保障的資格條件等,力求讓每位讀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國政府對社會保障各項目做出的相關規定。
本書適合希望了解社會保障相關知識的廣大讀者閱讀,也可以作為社會保障機構從業人員及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參考用書。
全面解度讀與普通百姓密切相關的公共政策細則,輔有大量鮮活案例
前言
當今社會,社會保障問題牽動人心,成為巷陌熱議的話題,社會保障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與我們的生老病死息息相關。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5~59歲的人口為9.4億人,占總人口的70.14%。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億人,占總人口的13.26%;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9億人,占總人口的8.87%,中國老齡化程度位列世界第82位。如果將60歲及以上人口劃定為老年人,中國的贍養比為5.3人供養1位老年人;如果將65歲以上人口劃定為老年人,中國的贍養比為8.4人供養1位老年人。與德國、日本等國家相比,這樣的贍養比處于較低的水平。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31%,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2.7%,這些國家的養老負擔遠遠高于我國。從養老年數來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5年世界衛生統計顯示,2015年世界各國人均壽命71.4歲,日本以83.7歲位列世界第1名,德國以80.57歲位列世界第32名,中國以76.1歲位列世界第99位。也就是說,中國供養老人的年限比日本低7.6年,比德國低4.5年。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盲目地與西方看齊,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存在制度設計是否科學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斷地強調養老負擔,會讓老年人覺得自己成為社會的負擔;如果我們不斷強調養老保險資金緊缺,用人單位和個人會說,我們沒少繳納養老保險費呀,怎么還不夠用? 由于我們過度地強調養老負擔,人們對養老保險的困惑和危機意識空前提高;由于我們不斷強調養老保險資金緊缺,人們對養老保險制度的保障性提出了各種質疑,褒貶不一。政府為我們提供的養老金是否夠養老?我們是否需要再存點錢,以備今后養老呢?這是我們亟待了解的問題。醫療保險和醫療衛生體制的不完善,使民眾感受到看病難看病貴的窘迫,感受到大病侵襲時無力支付醫藥費的無助,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提出質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保障項目與百姓關系密切。本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社會保障的相關內容,全面地認識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關系民生的問題,幫助讀者了解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規劃財富的配置和使用,以便高質量地生活,有尊嚴地老去。這本書以具體案例說明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以便于讀者理解,并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書寫作比較倉促,如果有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參與本書編寫的有: 范秀華、劉秀娟、林家正、劉天石、劉文敬、高敏、曹一然、鄭天然、周田宇。 我相信,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美好! 劉鈞2016年7月于中央財經大學
目錄
第1章社會保障險有所保1
1.1政府是建立社會保障的主體4
1.2社會保障的保障對象4
1.3社會保障的功能5
1.4社會保障提供保障的項目5
案例11參加社會保險應該履行哪些手續6
1.5社會保障措施的實施8
案例12如何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9
案例13如何確定職工月工資平均工資10
案例14私人企業是否可以有選擇地為員工
辦理社會保險手續13
案例15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計入個人所得
稅應稅額嗎14
案例16如何防止騙領、冒領社會保險金的
行為16
第2章養老保險老有所養17
2.1基本養老保險的概念和構成19
2.2基本養老保險繳費20
案例2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資金是否
可以繼承21社會保障民生新讀本目錄案例22企業可以制定養老保險繳費率嗎22
2.3獲得基本養老保險保障的資格條件25
案例23職工辦理退休手續的條件有哪些26
2.4基本養老金給付的標準27
案例24基本養老金給付需要區分老人中人
和新人嗎28
案例25中人的養老金應該如何計算32
案例26企業是否應該向退休人員支付非統籌
項目費40
案例27提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給付
如何確定41
案例28退休人員是否可以領取雙份養老金42
案例29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以轉移嗎43
案例210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可以全部轉移嗎43
案例211跨省流動如何確定基本養老保險
待遇支付地44
案例212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臨時賬戶46
案例213農民工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如何銜接47
案例214什么是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48
2.5補充養老保險51
案例215領取補充養老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
收入所得稅69
第3章醫療保險病有所醫71
3.1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概念和特點73
3.2基本醫療保險的構成74
案例3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受益資格的
規定76
案例32個人支付的門診醫療費可以報銷嗎78
3.3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項目81
案例33個人應當自負多少元醫療費86
案例34個人應當自負多少元醫療費87
案例35參保人可以住高級病房嗎88
案例36職工患病可以享受多長時間的疾病
醫療期89
案例37企業可以要求患病職工退職嗎90
案例38自殺職工是否可以享受死亡待遇93
3.4補充醫療保險94
案例39超過封頂線以上的醫藥費如何處理96
案例310存檔人員是否可以參加補充醫療
保險104
3.5醫療保險的管理105
案例311醫院是否應該受到處罰109
案例312病人是否可以要求醫院提供醫療
消費的明細賬110
第4章失業保險勞有所得113
4.1失業的概念和特點115
4.2失業保險制度的概念和特點116
案例41農民工需要繳納失業保險費嗎117
4.3失業保險的保障項目118
案例42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可以享受國家
哪些優惠政策122
案例43職工辭職能夠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嗎125
案例44農民工是否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126
案例45參加短期技術培訓期間可以領取失業
保險金嗎127
案例46勞動者失業后,可以享受哪些醫療
保險待遇127
案例47刑滿釋放人員,是否可以享受失業
保險待遇129
案例48領取失業保險金需要履行哪些手續130
案例49失業保險金可以一次性領取嗎132
案例410獲得經濟補償金后,可以再領取失業
保險金嗎133
第5章工傷保險傷有所撫135
5.1職業傷害與工傷保險的特點137
案例51企業破產,職工的工傷保險費
如何解決139
5.2工傷保險制度建立的原則140
5.3工傷保險資金的籌集142
案例52職工個人是否需要繳納工傷
保險費143
案例53工傷保險繳費率是如何確定的144
案例54為什么工傷保險繳費率有些年份高,
有些年份低146
案例55為職工投保商業保險后,企業可以
不參加工傷保險嗎147
5.4工傷保險待遇的給付148
案例56提交工傷認定申請有時間限制嗎153
案例57職工加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
可否認定為工傷154
案例58外出旅游死亡,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154
案例59在工作現場犯病,可以認定為工傷嗎155
案例510替人工作受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156
案例511見義勇為,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157
案例512企業可以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工傷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嗎173
案例513職工因工外出下落不明,工傷保
險待遇如何給付174
案例514舊傷復發的工傷職工享受哪些工
傷保險待遇176
案例515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可以享受
工傷保險待遇178
第6章生育保險育有所補181
6.1生育保險的概念和特點183
6.2生育保險建立的原則185
案例61企業男職工需要繳納生育保險費嗎187
6.3生育保險的保障范圍和資格條件188
案例62生育保險繳費有時間限制嗎188
6.4生育保險待遇的給付190
案例63女職工懷孕3個月流產,應該休息
多長時間191
案例64病假和產假是否可以分開計算191
案例65產假和暑假重疊,是否可以延長
休假時間192
案例66女職工定期去醫院做產前檢查,
是否扣發工資195
案例67尚未生育女職工的做人工流產費用
如何報銷195
案例68懷孕女職工休假、生育的待遇
如何給付196
案例69生育期間的看護費和營養品費
報銷嗎197
6.5生育女職工的勞動保護198
案例610合同到期,企業是否可以同懷孕職工
終止勞動合同200
案例611企業是否可以安排懷孕7個月以上的
女職工上夜班201
第7章社會福利民有所享203
7.1社會福利的概念205
7.2社會福利的特點207
7.3社會福利的類型208
7.4社會福利的保障項目209
案例71有子女的老人可以進入社會福
利院嗎218
案例72社會福利院需要社會捐助嗎219
案例73老年人優待的對象是什么220
案例74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優待220
案例75老年人看病能夠享受醫療優惠嗎221
案例76老年人體檢收費嗎221
案例77老年人購房可以優先選擇樓層嗎222
案例78老年人訴訟是否可以優先審理222
案例79哪個部門監管福利彩票的兌現241
案例710福利彩票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嗎242
案例711福利彩票的中獎者需要納稅嗎243
第8章社會救助貧有所助245
8.1社會救助的概念和特點247
8.2社會救助的保障目標和原則249
8.3社會救助的類型250
8.4社會救助的保障范圍252
8.5社會救助的保障項目254
案例81領取失業保險金后,還可以領取社會
救助金嗎256
案例82拒不接受就業介紹,還可以獲得最低
生活保障嗎257
案例83農民是否可以獲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的救助金264
案例84申請成為五保戶的供養對象,需
要具備哪些條件266
案例85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
需要經過哪些程序268
案例86哪些收入計入家庭收入,哪些收入不
計入家庭收入269
案例87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需要提交哪些材料270
案例8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應當給付
多少元272
案例89多子女老人可以領取救濟金嗎273
案例81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人均收入
發生變化應該退出嗎274
案例811失業人員罹患大病,是否可以享受
醫療救助待遇277
案例812城市流浪乞討病人是否可以成為救
助的對象278
案例813未獲得賠償的被害人家屬是否可以
申請司法救助 281
第9章社會優撫軍有所譽283
9.1社會優撫的概念和特點285
9.2社會優撫的保障對象287
案例91社會優撫對象包括哪些人291
案例92軍人搶險救災死亡,是否可以追
認為烈士292
案例93執行任務中發生意外事故死亡的現役
軍人,是否可以被確定為因公犧牲293
案例94現役軍人非執行任務死亡,是否可以
確定為因公犧牲293
案例95軍人家屬死亡,家屬可以享受
哪些待遇294
9.3確定社會優撫保障水平的依據295
9.4社會優撫的保障項目297
案例96部隊是否可以發給特別撫恤金302
案例97因病死亡軍人家屬應該享受哪些
撫恤金304
案例98因公犧牲軍人未成年子女是否可
以獲得定期撫恤金306
案例99軍人及其家屬可以獲得哪些優待312
案例910殘疾軍人乘坐交通工具,可以享受
哪些優待313
案例911優待金可以不發嗎313
案例912烈士子女參加高考可以享受哪些
優待315
案例913因公犧牲軍人子女可以享受
入伍優待嗎315
案例914退伍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324
案例915轉業軍人等待工作期間是否計算
為工齡324
案例916不服從工作安排的退役軍人工齡
如何計算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