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的廣泛應用將給中國傳統產業帶來諸多益處,如:使IT系統快速迭代,提升業務敏捷度;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延伸產業鏈長度,擴展服務環節,為傳統產業帶來眾多價值。數字化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為用戶帶來實惠;數字化可以為企業帶來利潤,為組織帶來活力;數字化可以為盟友帶來利益,為自身帶來效益;數字化可以為行業帶來生機,為產業帶來希望。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要實現數字化升級,絕不可削足適履地照搬西方經驗,而應創新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因此,數字化升級必須做到三點:一是需求響應更快,成本更高效且可持續性強;二是多渠道間預測、倉儲、運輸、交付實現同步,減少系統導致的延遲;三是重視邊緣計算技術帶來實時可視性,提升機器學習驅動實現的供應鏈流程梳理優化能力。
本書聚焦數字化重塑和升級,從數字經濟大發展、數據資產化、供應鏈金融、平臺生態、數字生態圈五個方面系統介紹企業如何積極應對數字化重塑和升級。
從結繩記事到倉頡造字,再到數據建模,數據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遷。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經濟不斷向縱深拓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是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新藍海。當實體經濟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時,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數字經濟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數字產業化,也稱為數字經濟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具體業態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二是產業數字化,即互聯網 ,包括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其新增產出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數字經濟比作軀體,數字金融就是血脈,數據資產則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心臟。以資產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創新,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或將重構傳統產業運行方式、服務模式乃至整個生態。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數字經濟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成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重要引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戴爾(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路徑》,指出數字化轉型的實施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182020 年)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第二階段(20212025 年)推進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第三階段(20262030 年)實施企業內到行業的集成;第四階段(20312035 年)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
一、數據資產化
今天,世界上的各行各業正在進行一場數字革命,制造、醫療、食品、出版等傳統行業忙于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內容和架構,形成了海量的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是通過數字化存儲、在線化使用,利用數據挖掘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信息集合,包含數字、文字、圖像、方位、社交信息等,可量化、可數據化、可價值化的信息都是數據資產。互聯網 行動計劃被寫入《2015 年政府工作報告》,極大推動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為數據資產的價值體現和價值倍增打下了基礎。作為資產的數據,表現出兩種形式:其一是用數據幫助現有產品帶來收益,其二是將數據本身變為可帶來收益的產品。
第一,使用價值變現。數據幫助現有產品帶來收益,數據助力現金牛,即數據本身不產生價值,但數據作用于現金牛產品,使其在創造收益、降低成本上有更好的表現。這是一種數據內消的方式,即一般收集、整理和分析企業內部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數據,用于服務企業經營決策、業務流程,從而提升產品業績。例如,各通信運營商都有成熟的、高價值用戶關懷維護體系,會定期分析高價值用戶的套餐狀態、消費情況、使用異常等,適時采取關懷維護策略,如在用戶套餐即將到期時,通過一定的續約優惠(續約送手機、充值返話費等)吸引用戶續約,延長穩定收益的時間。
第二,數據價值變現。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以數據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易,賦予數據價值,是讓數據本身成為現金牛。高價值的數據必須與資金鏈連接,通過資金鏈呈現,并且具有資金管控相關能力,同時,通過具備數據管控能力的系統來呈現,能隨時通過報表分析的方式,以標準接口的形式連接到需要提供數據的合作方。能為企業帶來價值的,不是數據本身,而是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的信息。因此,打造數據驅動的數據產品,是數據驅動流程的精細化、智能化;打造數據驅動的服務產品,是數據資產變現的路徑。
二、數字化重塑
數字化轉型將給中國傳統產業帶來諸多益處,包括:使IT 系統快速迭代,提升業務敏捷度;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延伸產業鏈,擴展服務環節。
數字化重塑實際上是商業模式要圍繞業務增長重新定義。如何實現業務增長?這要求企業的產品體驗要以客戶為中心,利用新的技術,整合內外部資源,做到整個供應鏈流程自動化,實現數字化供應鏈平臺。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有助于實現產品和服務的便捷性、靈活性,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化重塑首先是將供應鏈、價值鏈融合成一個網狀連接,使得供應鏈和價值鏈上下游各個節點互聯互通。這種連接的重點在人和數字化資產。數字化重塑后的供應鏈和價值鏈應該是動態、即時的網絡,數據通過技術在各個節點流轉,驅動整個供應鏈業務流轉和價值鏈分配,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而且供應鏈和價值鏈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整個網絡的賦能者。
三、數字化升級
數字化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為用戶帶來實惠;數字化可以為企業帶來利潤,為組織帶來活力;數字化可以為盟友帶來利益,為自身帶來效益;數字化可以為行業帶來生機,為產業帶來希望。中小企業要實現數字化升級,絕不能照搬西方顛覆變革的經驗,而應創新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因此,數字化升級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需求響應更快,成本利用更高效且可持續性強;二是多渠道間的預測、倉儲、運輸、交付實現同步,減少系統導致的延遲;三是重視邊緣計算技術帶來的實時可視性,提升機器學習驅動實現的供應鏈流程梳理優化能力。
對于數字化重塑與升級,企業要創新性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和的智慧,由表及里、步步為營地解決問題,才是企業生存和騰飛的關鍵。金融行業數字化重塑與升級必須實現價值生態化,商業數字化重塑與升級必須實現供應鏈圈層化,業務經營數字化重塑與升級必須實現企業資產循環化,產品數字化重塑與升級必須實現研發經銷閉環化,營銷數字化重塑與升級必須實現銷售客服全息化。
黃希理 管理學碩士,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江西廣晟投資、中通信產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江西文演數字文化產業公司總經理。中國第一批基金投資管理持牌執業人員,曾在安信證券、世紀證券、國信證券等券商擔任重要職務,擅長大數據、文化科技、教育科技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管理,曾是VR產業落地江西的智庫推動者,VR子母基金投資平臺架構設計、搭建以及運營工作的主要負責人
徐鵬 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職稱,華贛城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西省僑聯委員、江西省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馬來西亞南昌同鄉總會會長
楊燁 畢業于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現就讀于澳門科技大學酒店與旅游管理學院。2021年1月,在《經濟管理評論》第四期發表了論文《企業并購審計風險及防控研究以華潤醫藥公司為例》。參與《互聯網思維:直播帶貨的運營法則》 《營銷管理:新媒體、新零售與新營銷》 《視頻號運營:商業變現的營銷法則》等圖書的撰寫工作
葉翔 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家,項目管理高級工程師;從事互聯網+企業數字化轉型區塊鏈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超過10年,是上海市建筑學會建筑行業區塊鏈應用研究課題主要研究人、華建建設咨詢公司數字化平臺信息統一化、互通化與知識管理智能化研究課題負責人;擔任蘇州儂的優選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主持企業數字化轉型課題的研究工作。
第一章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 001
一、數字經濟的崛起 / 010
二、大數據:數字經濟的助推器 / 020
三、價值共創:數字化轉型的引擎 / 028
四、數字 實體打造數字中國 / 036
第二章 數據資產化 / 049
一、聚焦數據資產化 / 056
二、價值變現 / 065
三、數據資產化的升級 / 072
四、數據資產化與安全 / 082
第三章 供應鏈金融 / 095
一、認知供應鏈金融 / 102
二、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模式 / 110
三、數字供應鏈與價值鏈的融合 / 115
四、供應鏈金融未來的發展 / 123
第四章 平臺生態 / 135
一、探究數字平臺生態 / 143
二、自組織協同演化 / 150
三、平臺化轉型之路 / 158
四、平臺生態圈模式 / 167
第五章 數字生態圈 / 181
一、探索數字生態圈 / 189
二、數字產業化:信任體系的重構 / 194
三、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動力 / 207
四、數據資產化:協同創新潤滑劑 / 215
參考書目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