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通過視頻、語音等手段在網絡上進行溝通愈發便利快捷,遠程心理治療在如此有力的技術支撐之下得以飛速發展,許多精神分析師未經深思就紛紛興奮地
投入其中,開始利用計算機、手機等媒介為身處異地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盡管有人聲稱以技術為媒介的遠程心理治療和咨訪雙方共同在場的面對面心理治療是等效的,但其實很少有研
究證據能夠支持并推進這些主張。那么,在不能直接面對面的情況下,治療過程真的仍然有效嗎?正如一位患者所言,當盯著屏幕的治療無法進行“親吻或踢踹”時,會發生什么呢?最親密的
關系,包括精神分析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依賴于一種重要的內隱的非言語成分,它與外顯的言語成分具有同等的分量,甚至是更重的分量。這種微妙的交流又是如何受到以技術為媒介的交
流方式影響的?為了厘清這些至關重要的問題,本書結合神經科學、傳播學、嬰兒觀察、認知科學和人機交互領域的研究視角進行了發人深省的探索,值得每一位正在開展或者準備開展遠程心
理治療工作的治療師加以關注和反思。
本書除英文版外,還有意大利文版。
吉莉恩·艾薩克斯·拉塞爾(Gillian Isaacs Russell)
拉塞爾博士是一位在英國受訓的精神分析師。她是美國精神分析協會(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和英國精神分析管理委員會(British Psychoanalytic Council)的成員,也是《英國心理治療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編輯委員會委會和審核小組
成員。
她與托德·埃西格(Todd Essig)博士共同編輯了《精神分析的視角》(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有關精神分析和科技的專刊;在《精神分析中的創新:起源、發展、進步》
(Innovations in Psychoanalysis: Originality, Development, Progress;Govrin 和 Mills,2019)一書中,共同寫作了“身體和屏幕關系:將治療從一廂情愿的想法推向知情之后的
決策”的章節。她還為《英國心理治療期刊》寫作了“疫情期間的遠程工作(Remote Working during the Pandemic)”(2020)一文。
拉塞爾博士在科技及其對人類親密關系的影響,尤其是對精神分析性治療的影響這一主題上,在國際上從事寫作、講座和教學工作。她目前是美國精神分析協會新冠疫情工作的顧問團隊成
員。她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德市執業。
引言
第一部分 前沿領地
第一章 西方的前沿領地
第二章 探索科幻非虛構的數字前沿
與臨床工作者和病人對話
環境:床上不是躺椅,車里不是咨詢室
沉思浮想
溝通:“好像在嘗試靠大喊大叫來更好地看一個人”
彌足珍貴之物
在空間中移動:“關掉計算機不是一段旅程”
潛在可能性:親吻還是踢踹
第三章 勾勒數字前沿
屏幕上發生了什么:到目前為止的故事
身處技術前沿的先驅
回避模擬:什么都沒改變
模擬的陷阱:對模擬進行保護
版圖還在延伸
第二部分 咨詢室與研究實驗室
第四章 咨詢室里發生了什么
決定治療有效性的因素
安全和促進性的環境
均勻懸浮注意和沉思浮想
提供新的關系體驗
解釋和領悟
其他類型的干預
第五章 來自第一類實驗室:與神經科學連接
鏡像神經元和具身模擬
記憶系統
字里行間:精神分析過程中的內隱因素
右腦和內隱的過程
第六章 來自第二類實驗室:以技術為媒介的溝通
共識
信任
凝視
注意力
距離仍然重要
第三部分 在屏幕上
第七章 媒介設備
我準備好拍自己的特寫了
松散的聯結
幻想和速效藥
第八章 在場的問題
自我的層次
在場的層次
在場定位自我:原初和社交在場
與他人在世共存
第四部分 為屏幕關系創造空間
第九章 有時它有效……
第十章 房間里的大象
第十一章 牙膏和牙膏管
第十二章 當著某人的面
參考文獻
附錄 出行受限時期的遠程會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