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它不分流派,可以以個體或團體的形式進行。其治療核心是,在個體失去心智化時重新點燃它,在它存在的時候保持它,以此增加個體的彈性以保持它的有效作用
,否則即使擁有它也會失去它。對于人格障礙患者(尤其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而言,他們特別容易失去心智化,因此針對這個領域進行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人格障礙患
者的功能。
本書不僅闡述了心智化治療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應用,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在個體治療和團體治療中使用基于心智化的技術和方法。全書分為四編,第1編論述了心智化的概念,如何用心智化來理
解不同的人格障礙,以及對心智化的評估。第2編闡述心智化治療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技術。第3編介紹了心智化的團體部分。第4編介紹了心智化治療在家庭和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簡介
安東尼·貝特曼(Anthony Bateman)
倫敦大學學院客座教授,哥本哈根大學心理治療榮譽教授,倫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精神醫學顧問、心理治療師及心智化治療共同統籌員,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發展小組的專家成員
。貝特曼教授已撰寫了14本書和120多篇論文。
彼得·福納吉(Peter Fonagy)
倫敦大學學院臨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學研究系主任,倫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首席執行官,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福納吉教授在英國、美國和國際上獲得了無數獎項和榮譽,已出
版了17本書,400多篇原創論文。
審校者簡介
劉翔平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臨床與咨詢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心理學家及注冊心理咨詢督導師,現任中國心理學會積極心理學分會學術委員;主要研究積極關
系、安全依戀和心智化治療。劉翔平教授已出版了30多本書,200多篇學術論文。
第1編 心智化的框架
第1章 何為心智化
引言
對人格障礙的心智化治療的中心思想
異化自我
突顯的線索和知識信任
第2章 使用心智化模型理解人格障礙
引言
邊緣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MBT研究結果的總結
第3章 共病
抑郁癥
創傷
進食障礙
第4章 心智化的評估
心智化評估中的重要原則
心智化的非結構式臨床評估
心智化的結構化測量
勾勒心智化輪廓
好的心智化是什么樣的
非心智化是什么樣的
評估過程中極端的心智化缺失
心智化的整體和局部困難
前心智化模式的評估
偽心智化
活現
心智化的濫用
總結
第2編 心智化的實踐
第5章 心智化治療的結構
引言
治療軌跡
初始階段
治療過程
心智化的團隊
最后階段
第6章 治療師的立場
引言
一般注意事項
治療師的態度
心智化焦點--管理過程
第7章 心智化治療師的原則
引言
保持或恢復治療師的心智化
識別并考慮來訪者的心智化能力
用治療師的心智化應對來訪者的非心智化
喚起的管理
干預措施的一般特征
臨床干預途徑
在何時用何種方法干預
基本原理:一個臨床例子
第8章 心智化的焦點:支持、共情和驗證
引言
治療動機
重新確認和支持
共情和共情驗證
識別和探索積極的心智化
非心智化的補白
第9章 心智化的焦點:澄清、情感的精加工、情感焦點和挑戰
澄清
情感的精加工
情感焦點
挑戰
第10章 心智化的關系焦點:移情示蹤和心智化關系
引言
移情示蹤
整合心智化
心智化移情或心智化關系
心智化反關系或心智化治療師的感受
第3編 心智化的團體
第11章 心智化治療引入團體
引言
MBT-I程序
模塊1:什么是心智化和心智化立場
模塊2:出現心智化問題意味著什么
模塊3:我們為什么有情緒,情緒的基本類型是什么
模塊4:心智化的情緒
模塊5:依戀關系的重要性
模塊6:依戀和心智化
模塊7:什么是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模塊8:心智化治療--第一部分
模塊9:心智化治療--第二部分
模塊10:焦慮、依戀和心智化
模塊11:抑郁、依戀和心智化
模塊12:總結概括
第12章 心智化團體治療
引言
MBT-G的目的是什么
團體治療師的立場
MBT-G的形式
MBT-G的結構
團體治療的軌跡
建立心智化訓練場,促進人際信任
第13章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心智化、心智化治療團體和常見的臨床問題
引言
治療目標
破壞治療的問題
MBT-ASPD的焦點
治療形式
治療過程的組織
團體的一些原則
對ASPD來訪者進行團體治療的常見臨床情況
第4編 心智化的系統
第14章 心智化與家庭:家庭與照料者的培訓及支持計劃
引言
準備工作
會談的結構
活動
模塊1:BPD介紹
模塊2:心智化
模塊3:正念與情緒管理
模塊4:驗證技能
模塊5:問題解決
第15章 如何使整個系統心智化
引言
治療師周圍的系統
心智化來訪者周圍的系統
推薦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