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原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論叢》,由北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傳播基地組織籌劃編著,自2012年創刊迄今,已出版發行了八輯,每輯都有鮮明的時代主題和深厚的理論承載。按照CSSCI收納指南,2019年《論叢》改版為集刊,每年出版發行兩輯,欄目重新進行精心設計,本輯的主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體欄目如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道路探索、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
序
2019年,我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也結出了累累碩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馬克思曾經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充分證明,資本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人民立場這一根本價值遵循,提供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科學的原理,提供了世界歷史眼光這一宏觀的全球視野,同時塑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這種具有強烈使命感和自我革命精神的政黨類型。正因為如此,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中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選擇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落腳于“中國實際”。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本土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不然必然會因不接地氣、不服水土而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決維護者和堅定實踐者。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史書寫的幾個方法論問題 梁樹發/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問題導向性 辛向陽/26
論健全完善新時代黨的建設目標體系 韓強/40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 閆志民/57
新中國70年歷史的四大里程碑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夏春濤/76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70年:歷程、動因和特點 孫照紅/91
·中國道路探索
發展中國家文化發展的內在矛盾 豐子義/111
社會主義從蘇聯模式到中國特色的發展 劉海濤/125
·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
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 張峰/139
社會治理方式法治轉向芻論 楊巧蓉/157
后記/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