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方言語法研究》主要是對吉安方言較具特色的九種語法現象(語綴、指代、性狀、體貌、雙賓句、處置句、被動句、否定句、疑問句)進行專題研究。本書創新點:一是研究對象的創新。目前學界對吉安方言語法的研究還比較少,系統地對吉安方言有地域特色的語法現象進行研究則更少。本書選取了具有吉安特色的四種詞法現象和五種句法現象進行專題研究,在選題上既兼顧了研究得比較多的語綴、指代、體貌、疑問句等,又選取了部分學界暫時研究比較薄弱的性狀、雙賓句、處置句、被動句、否定句等。在對語料的分析上,既兼顧了本體的研究,同時又和普通話以及相關方言進行了比較。二是研究觀點的創新。以體貌章節為例,本書在對現代漢語的體貌系統研究和方言的體貌系統研究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分析漢語體貌系統的五個分類視角。
裴足華:女,1991年生,江西吉安人。2020年6月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20年7月到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工作,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方言語法、語用學、漢語國際教育。科研項目有《吉安方言語法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計劃資助項目(2019YBZZ100)。主要科研成果有《吉安梅塘話的XA式狀態形容詞》,《華中學術》,2019年第4期;《小品言語幽默技巧研究——以央視春晚小品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十年來”和“十來年”》,《文學教育(上)》,2016年第6期;《關于“山積而高、澤積而長”中的“澤”》,《語言文字周報》,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