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鄉村善治實踐及其演變出發,探析了鄉村善治的時代內涵、社會根源及其實現形式,在此基礎上揭示了鄉村善治邏輯。本書認為,鄉村善治邏輯是善治中所體現出來的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是國家意志與鄉村社會期待的有機結合。鄉村善治邏輯根源于鄉村現實社會關系,是鄉土社會、國家力量等作用結果。當現代化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目標之時,現代化必定以國家力量實現著對鄉村社會的重構,并引發鄉村善治邏輯的現代化轉向。新時代鄉村善治邏輯實質上就是國家善治邏輯在鄉村社會的具體化,它表現為鄉村治理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及其鄉村社會的和諧有序。基于此,推進新時代善治實踐必須建立和完善國家、鄉村社會和農民個體共同作用的機制;在其現實上,就是構建起“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進治理主體素質提升,最終形成鄉村社會人人參與、利益與共的治理共同體。
熊小青,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贛南師范大學三級教授,哲學碩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生導師,贛南師范大學“贛江英才”獲得者。近年來,發表論文六十多篇,出版專著三部,主持國家及省部課題十多項,多次獲得省級優秀成果獎。主要圍繞環境問題展開了環境哲學、三農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