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英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多琳·馬西的空間政治經濟學理論,以勞動的空間分工為中心線索,針對現代主義、本質主義、新自由主義等派別的空間觀進行批判與反思,從而構建一套對于資本主義全球化及數字化更有解釋力和批判力的空間政治經濟學理論。運用“社會關系”和歷史辯證法的研究范式來理解城市與地方,解讀空間的資本化現象,展望資本與空間的數字化趨勢。本書從勞動的空間分工視角出發,考察資本主義生產方的空間結構及資本全球化的內在邏輯,為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提供新的學理支撐。
丁乙,云南昆明人,法學博士,畢業于東南大學,博士論文被評為東南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現就職于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重慶市哲學學會理事。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動態》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項,省部級課題兩項(其中重點項目一項)。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與地緣政治。丁乙是國內較早研究英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空間政治經濟學家多琳·馬西(Doreen Massey)的學者之一,曾參與翻譯其重要代表作《空間、地方與性別》并赴英國同多琳·馬西教授團隊展開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