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達三國故事全集
定 價:¥68
中 教 價:¥40.80 (6.00折)
庫 存 數: 1
本書內容包括:黃巾起義;能臣與奸雄;屠殺黃巾;市儈皇帝;宦官專權;任命牧伯;殺宦官;廢少帝;寧我負人;同盟除暴;同盟不同心;私藏玉璽;奪冀州;峴山中伏;萬歲塢等。
目 錄
黃巾起義 1
能臣與奸雄 7
屠殺黃巾 13
市儈皇帝 19
宦官專權 24
任命牧伯 29
殺宦官 35
廢少帝 40
寧我負人 45
同盟除暴 50
同盟不同心 57
私藏玉璽 63
奪冀州 68
峴山中伏 73
萬歲塢 78
鳳儀亭 84
嘆氣惹禍 90
死里逃生 95
青州兵 100
屠徐州 105
火燒濮陽 111
火并幽州 118
坐得徐州 123
窩里反 128
綁架皇上 131
保 駕 135
奪地不勤王 140
搶野菜 146
遷都屯田 151
小霸王 156
神亭交手 160
轅門射戟 163
投奔曹營 168
戰宛城 172
養虎與養鷹 178
割發代首 183
白門樓 188
讓帝號 192
打鼓罵街 197
葛巾迎降 202
論英雄 207
劈顏良 213
古城會 217
于吉不死 224
官渡之戰 230
投奔荊州 238
兄弟相爭 244
以妲己賜周公 251
抵抗烏桓 256
躍馬檀溪 262
三顧茅廬 268
滅黃祖 275
上樓拔梯 279
長坂坡 284
孫劉結盟 290
火燒赤壁 297
奪取江南 305
東吳招親 311
借荊州 317
獻地圖 322
……
黃巾起義
漢朝帝王的統治,到了東漢后半截,實在太不像樣了。朝廷大權經常落在外戚或者宦官手里。他們互相掐著脖子,搶著抓權。誰把對方摁下去,自己掌了權,就橫行不法地欺壓人民,什么壞事都干得出來。在這些方面,外戚也好,宦官也好,簡直沒有多大的區別。東漢后半截兒的幾個皇帝都是寶貝,好像成心要比一比誰最沒有出息似的,昏庸到了家。他們讓那些掌權的外戚或者宦官要怎么著就怎么著,自己沒有骨頭,能夠活著就是了。那些士人比較敢說幾句公道話,談論談論國家大事的,就被指為“黨人”,嚴重的,丟了腦袋,輕一點的,下了監獄,或者一輩子不準出頭露面。豪強、世族、地主、富商不斷地兼并土地,放高利貸,層層剝削農民,逼得他們不是下降為農奴,就是做了流民。再加上連年的災荒和疫病,更叫老百姓沒法活下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鉅鹿郡出了三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是弟兄三個:大哥叫張角,二哥叫張寶,三弟叫張梁。他們給人治病,用“太平道”的宗教形式,聯絡群眾。大約十年光景,太平道傳遍了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yǎn)州、豫州等八個州,教徒多到幾十萬。張角、張寶、張梁在全國范圍內設置了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領。他們還傳著四句話,作為內部的暗號,別人聽了可不懂得是什么意思。那四句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薄吧n天”是指漢朝,“黃天”是指太平道。張角他們已經很秘密地約定天下三十六方在甲子年一同起義,那就是“天下大吉”了。
張角要他的弟子秘密地用白土在各地寫上“甲子”兩個字。字有大有小。大街小巷,店鋪住家的門口有“甲子”兩個字,不必說了,就連州郡官府的大門,甚至京師各城門都寫著這兩個字。大方的首領馬元義首先召集了荊州和揚州的教徒幾萬人,準備跟張角商議決定哪一天起義。他親自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到了京師,把禮物送給中常侍封谞和徐奉,約他們作為內應。那時候,漢靈帝最寵用的中常侍是張讓和趙忠。他最怕的也是這兩個人。自己的命捏在他們手里,偏偏又是怕死,不聽他們的話怎么行哪?他曾經向這兩個宦官表示過態度,他說:“張常侍是我爸爸,趙常侍是我媽!边@兩句話倒是實話,說得很透徹。張讓、趙忠的權力,那就不用提了。封谞和徐奉也還得寵,可是跟張讓、趙忠一比,簡直算不得什么。因此,他們愿意接受馬元義給他們的禮物,跟他們聯合,作為內應。他們約定甲子年三月初五日全國同時起義,內外夾攻,來推翻東漢腐朽的皇朝。馬元義聯絡了封谞和徐奉,立刻把日期通知張角,自己留在洛陽,暗地里把同黨的人布置一下。
萬沒想到正在這個緊要關頭,張角的弟子、馬元義的助手唐周,現了原形,他原來是只兩條腿的狗,他出賣了自己的老師和全國幾十萬農民,上書告密!馬元義沒提防自己的助手會叛變,當時就被逮住了。經過幾次廷尉的審問和漢靈帝的“爸爸”和“媽”的“良言相勸”,馬元義堅決拒絕了拜官封侯的“賞賜”,咬著牙忍受了各種慘無人道的刑罰,終于慷慨就義了。廷尉得不到馬元義的任何口供,可是從唐周的嘴里問出了一些線索,一下子雷厲風行地捉拿跟張角他們有來往的人。光是京師一個地方被屠殺的就有一千多人。
漢靈帝下了詔書,吩咐冀州刺史捉拿張角弟兄。張角只好臨時改變計劃,火速派人分頭通知三十六方提前半個月,于二月某日全國同時起義。他自己稱為天公將軍,立二弟張寶為地公將軍,三弟張梁為人公將軍。所有起義的農民頭上都裹著黃巾,當作標記。起義軍就稱為“黃巾軍”。沒有幾天工夫,天下三十六方黃巾軍一齊攻打郡縣,火燒官府,打開監獄,釋放囚犯,沒收官家的財物,開放糧倉,懲辦贓官、土豪。不到十天工夫,天下響應。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個州郡守、刺史紛紛向京師告急,急得漢靈帝都快哭出來。
漢靈帝拜國舅何進為大將軍,首先保衛京師,在臨近京師的八個緊要關口(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設置都尉,加緊防御,再發朝廷掌握的精兵,分兩路去鎮壓起義的農民。一路由尚書盧植帶領,拜為北中郎將,向黃河以北進軍,去攻打黃巾軍的首領張角和他親自帶領的黃巾軍;一路由北地太守皇甫嵩和諫議大夫朱儁(jùn)帶領,皇甫嵩拜為左中郎將,朱儁拜為右中郎將,這兩個左右中郎將向南進軍,去攻打潁川一帶的黃巾軍。為了和緩士族豪強的敵對行動和不滿情緒,馬上下了詔書大赦黨人。被壓制多年的所謂“黨人”多少透了一口氣,又可以出來了。
大將軍何進請漢靈帝下了一道詔書,吩咐各州郡加緊防備對付黃巾。有不少郡縣怕官兵太少,抵擋不住黃巾軍的進攻,有了這道詔書,就招募起民兵來了。各地張貼榜文,招兵買馬,鬧得雞犬不寧,人心惶惶。有的人認為黃巾起義好得很,大伙兒不如殺了贓官酷吏、地痞惡霸,投奔黃巾。有的人別有用心,只想趁著這個兵荒馬亂的機會,渾水摸魚,討個出身,通過打黃巾來立功,企圖做大官,發大財,碰巧了也許還能封侯封王呢。
招兵的榜文到了涿(zhuō)郡的涿縣,就有一批人窩肩搭背地看著聊著。其中有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看了榜文,嘆了一口氣。沒想到背后一個大漢說話了。他說:“大丈夫應當替朝廷出力,殺敵立功,嘆氣頂什么事?”
那個嘆氣的人是個沒落的貴族,排起家譜來,還是宗室,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子孫,叫劉備,字玄德。他從小死了父親,跟著他母親靠著賣鞋、編席子過日子。到了十五歲那年,他母親叫他去求學?墒清X從哪兒來呢?族里有個劉元起,見劉備長得聰明伶俐,年齡跟自己的兒子劉德然差不多,就幫助劉備,讓他跟著自己的兒子一塊兒去求學。他們的老師就是這會兒拜為北中郎將去打黃巾的盧植,跟劉備是同鄉。盧植曾經做過九江太守。有一個時期,他辭官還鄉,在家里收些門生,教授經學。劉備就跟劉德然,還有一個遼西人公孫瓚,一同拜盧植為老師,學習經書。公孫瓚年長,他跟劉備挺要好。劉備把他當作兄長那樣伺候著?捎幸患瑒洳淮笙矚g念書,他倒喜歡結交天下豪杰,尤其是有武藝、講義氣的人。
劉備有不少朋友,其中有兩個跟他最親密。一個叫關羽,字云長,是河東解縣人,因為在本地打抱不平,殺了人,逃亡出來,住在涿縣。一個叫張飛,字益德,是本地宰豬開酒鋪的一個財主。(相傳劉、關、張三個人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除了關羽和張飛以外,還有一些不愿意種莊稼,倒喜歡使槍弄棒的年輕小伙子,也跟劉備有來有往。他還結交上了中山郡的兩個大商人,一個叫張世平,一個叫蘇雙。這兩個人是做販馬生意的,挺有錢。他們跟劉備做了朋友以后,每次到涿郡來,老把大量的金錢送給劉備,讓他去結交別的人。因此,經常有不少人環繞著劉、關、張三個人。這一天,劉備看著榜文,嘆了一口氣,沒想到張飛正在他背后。劉備一回頭,見是張飛,挺高興地說:“哦,原來是你,云長呢?”張飛說:“聽說上城里買馬去了!
當時就有不少平時喜愛練武的小伙子圍著劉備和張飛。他們把張飛的話重復了一遍,說:“張大哥說得對,大丈夫應該殺敵立功。我們正想投軍去,就少個頭兒。劉大哥帶我們去吧。”有的說:“平時練功夫,這會兒可用得上了。”有的說:“瞧劉大哥這副耳朵多么大啊,耳朵垂兒快碰上肩膀了。我奶奶說,那就是貴相。跟著他錯不了!贝蠡飪赫龢分P羽回來了,還帶來了那兩個朋友張世平和蘇雙。他們從北方買了一批馬回來,正碰上各地農民起義,他們怕黃巾軍沒收他們的馬,只好趕到涿縣,暫時留在城里。這會兒他們跟劉備和張飛行了禮,又跟那幾十個青年打了招呼,有的還彼此通了姓名。張飛擠開了眾人,說:“這兒怎么能說話呢?還是請哥兒們到我莊里去。酒,現成的,一邊喝,一邊聊。走吧!瞧得起我的,都去!
他們到了張飛的莊上,準備坐下來喝酒。屋子倒不小,就是人多,太擠了些。張飛莊后有個桃園,正趕上開著花。有人提個頭,張飛就叫手底下的人把酒席搬到桃園中去。劉備出了主意,他要借著這個機會,祝告天地,作為起兵的儀式。大家都同意了。當時愿意跟著劉備一塊兒去投軍的就有好幾十人。這個消息一傳出去,不到兩三天工夫,就有兩三百人到張飛的莊上來投軍。中山大商人張世平和蘇雙挺慷慨地送給劉備他們五十匹高頭大馬,五百兩銀子,外加一千斤鋼鐵作為打造兵器之用。三個頭頭原來就有自己練功夫的刀槍:劉備使的是兩把寶劍,叫“雙股劍”;關羽使的是長柄大刀,叫“青龍偃月刀”;張飛使的是長矛,也有個名兒,叫“丈八蛇矛”。那幾十個平時練武的小伙子都有自己使慣了的家伙?墒沁有好幾百人沒有兵器。當時就請了工匠打造刀槍。
一切準備好了,那兩個大商人告別走了。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和三百多個青年去見涿郡的校尉鄒靖。鄒靖正擔心著本地的兵馬太少,見了這一隊人馬,把他們當作救兵看待。恰巧警報傳來,說黃巾軍打到涿郡來了。校尉鄒靖帶著劉、關、張三個人和五六百名官兵、民兵出去抵抗。這批參加黃巾軍的農民還沒碰到過像劉、關、張那樣能打仗的對手。雙方一交鋒,黃巾軍就敗下去了。劉備就這么第一次幫著鄒靖鎮壓黃巾,立了一個大功。
鄒靖把劉備打敗黃巾的功勞逐級報上去,正想重用他。可是劉備聽到他的老師中郎將盧植正在廣宗,把黃巾軍的首領張角圍在那兒,就要去投奔他。人家要往上爬,你也沒法留,鄒靖只好讓他帶著原來的一些人馬到廣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