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雞天下白
1949年10月1日,北京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當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燦爛
的陽光把整個天安門城樓映得更加絢麗奪目。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將在這里舉行。
天安門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條河,河上并排架著5座白石
橋 ;最北面是城墻,城墻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雄壯的天安門披上節日的盛裝,城樓上高懸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典禮”的
橫幅標語。城樓左右掛著8盞大紅燈籠,城樓上8面紅旗迎風招展,城樓中門上方懸掛著毛澤東巨幅畫像,金水橋兩側觀禮臺的紅色卷綢花乘風飄舞。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到
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2點多,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車
先后開進天安門廣場后面的停車場。下午3點整,在《東方紅》的樂曲聲中,毛澤東主席與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的全體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臺,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歡呼聲匯成巨大的聲浪響徹廣場。
柳亞子跟隨著毛主席等人向天安門城樓上邁步,心里激動萬分。
柳亞子,來自江蘇吳江的一個小鎮——黎里。1906年,由高天梅、陳陶遺、馬
君武、劉師培介紹,加入同盟會,復由蔡元培介紹,加入光復會。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柳亞子以中國同盟會會員身份成為國民黨黨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委。1949年2月,他應毛主席的電邀,由香港啟程進入解放區,后來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柳亞子是南社和新南社的發起者和領頭人。1909年,柳亞子和吳江人陳去病、
金山人高天梅一起發起成立了南社,南社的命名有“操南音不忘本”之意,意為“反對北庭的標志”。1923年,柳亞子與邵力子、陳望道等人發起成立新南社,宗旨是“鼓吹三民主義,提倡民眾文學”。1935年,柳亞子等人又發起成立了南社紀念會。他與南社同人面對黯淡沉寂的祖國河山,覺得一代詩手詞家也能干出一番壯志凌云的事業。南社社員遍布全國及東南亞各地,最盛時達1100多人,在歷史長河中,從反帝反清、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無數的南社人浴血奮戰,前仆后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柳亞子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下午2時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柳亞子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柳亞子站在玉石欄桿上,心情激蕩,思緒萬千。這兩天,他相繼遇到了參加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的南社人,何香凝、馬敘倫、李書城、沈鈞儒、沈雁冰、邵力子、歐陽予倩、沈體蘭、杜國庠、田漢、陳望道、章乃器、錢昌照、胡子嬰……他的女兒柳無垢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宋慶齡的秘書,陪同宋慶齡一起登上了天安門……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
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30萬人一齊歡呼起來。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在場的30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禮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揚的聲音,到后來,每一聲禮炮響后,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朱德總司令乘著汽車,先檢閱部隊,然后回到主席臺,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閱的部隊就由聶榮臻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兩個半小時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
潮。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柳亞子回到家里,心潮澎湃,夜不能寐。
南社那一代人,實際上是二十世紀中國夢較早的尋夢者,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的踐行者。南社人經歷了風風雨雨、艱難跋涉,最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找到了建設新中國的方向,在建黨偉業和建國大業中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贊歌。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來領略南社人在風云激蕩中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