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大量利用中外交涉文件及各租界的土地章程、工部局年報等檔案,訂正了迄今在租界研究中存在的差錯,并增加了原書中內容單薄的有關租界法制、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內容。全書列十三個專題,內容之廣泛,囊括了當今租界研究的各項關注,既陳述“理亂興亡”,如各地租界的開辟、擴展、興衰,以及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相互間的沖撞、相持、匯合及其產生的廣泛而復雜的影響;也研究“典章制度”,如租界土地制度、立法、司法、行政等,由此系統展現租界內的經濟發展、物質景觀、市政管理與建設、法制狀況及其實踐等;亦辨析“疑難雜癥”,對有關租界研究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考辨,如定義、數量、分類等論爭,既富針對性,又有很強說服力,補充、修訂、完善了國內外學界對租界問題的認識。此外,本書通過諸多以往未被發現、利用的中、英、法、德、意文原始資料及相關檔案,糾正了部分外國學者提出的一度頗為流行的隔靴搔癢式的主觀臆斷,具有突出的主體性、原創性和學術思想性,助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