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發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物質技術基礎的迫切需要。本書是提升科技金融認知的前瞻性科普讀物,共分為“定義、產生背景與發展情況”“創新產品與創新服務”“應用場景與典型案例”“政策體系與風險管理”“國際發展模式與未來展望”五個部分,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對發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指示,從科技金融的定義入手,逐步展開對其發展歷程的梳理,并從微觀產品、中觀場景和宏觀政策視角出發,分別闡述關于科技金融發展的關鍵內容,并基于此結合國際經驗展望未來發展。
本書內容準確、簡明扼要、務實管用,兼顧實用性和可讀性。作為對于科技金融的深入研究與前沿思考,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研究的新視角,也為業界實踐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楊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宏觀金融與政策、金融市場、金融科技、支付清算等。長期從事金融理論、政策與實務研究,注重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信息技術等跨學科交叉研究。近年來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主編出版了一系列重要報告與著作、主持了眾多具有理論和實踐價值的研究課題、向相關部門提供政策咨詢、積極面向行業和公眾分析熱點問題。
張五明,本名張明睿,產業中國研習社理事長,兼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政策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產業創新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長期從事政策性金融、區域經濟與產業創新等領域研究工作,主持參與多項國家規劃和課題,多篇研究專報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京津冀智庫專報》《僑情專報》中收錄。
孟燁,重點從事創新經濟、地方城投轉型、專項債等領域研究,擁有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和城投公司轉型咨詢項目經驗。圍繞地方投融資體系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向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報送多篇政策內參,參編《中國產業新城發展研究報告(2018-2019)》《中國城市統一發展經濟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3)》等著作,參與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金融融合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試點等項目。
劉偉,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研究員,201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和城市群研究,在《經濟研究》《中國金融》《學習與探索》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文學術專著、研究報告10余部,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或核心成員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宣部馬工程重大項目、國情調研重大項目等重大項目10余項,主要負責區域經濟、城市群相關內容,參與多個省區市規劃、城鎮化規劃、區域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等課題研究。
前? 言 1
第一章 科技金融的定義、產生背景與發展情況 1
第一節 科技金融的理論內涵與概念辨析 3
1. 什么是科技金融? 3
2. 科技金融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5
3. 科技金融在我國主要經過了哪些發展階段? 8
4. 科技金融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有什么聯系? 12
5. 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15
6. 科技金融與科創金融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17
7. 科技金融與創新金融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19
第二節 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關系中解讀科技金融 21
8. 科技金融與綠色金融的關系是什么? 22
9. 科技金融與普惠金融的關系是什么? 25
10. 科技金融與養老金融的關系是什么? 28
11. 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的關系是什么? 30
第三節 科技金融的典型發展模式與發展經驗 32
12. 科技金融有哪些典型的發展模式? 32
13. 三種發展模式各有什么優勢? 34
14. 三種發展模式各存在什么問題? 35
15. 國內科技金融發展模式呈現出哪些特點? 37
16. 國內城市科技金融發展有哪些典型的模式? 39
第二章 科技金融的創新產品與創新服務 43
第一節 科技金融產品的多元化發展 45
17. 如何看待抵押貸款在科技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18. 信用貸款如何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 47
19. 知識產權等質押貸款如何匹配科技型企業資產特征? 52
20. 科技創新再貸款工具如何支持科技信貸發展? 56
21. 融資擔保機構如何助力科技型企業解決貸款難題? 57
22. 科技創新再擔保如何更好發揮融資擔保增信效能? 61
23. 科技保險產品在科技創新風險管理中起到哪些作用? 63
24. 科創債與普通債權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66
25. 科創票據是什么? 70
26. 科創債與科創票據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73
27. 融資租賃產品如何支持科技創新? 75
28. 資產證券化如何助力科技型企業盤活資產? 77
29. 多層次資本市場如何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80
30. 股權投資通過怎樣的路徑與渠道支持科技創新? 85
31. 科技創新基金是怎樣構成的? 87
32. 科技創新領域的政府引導基金體系是怎樣運作的? 90
第二節 科技金融服務的聯動化發展 93
33. 科技金融創新聯動的意義是什么? 93
34. 科技金融中的投貸聯動模式是如何操作的? 95
35. 科技金融中的投擔聯動具有怎樣的優勢? 97
36. 政銀保擔聯動模式如何更好地推動科技金融發展? 99
37. 股貸債保聯動模式是如何實現的? 100
第三節 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主體 102
38. 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指什么? 102
39. 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相比傳統金融機構有何獨特之處? 103
40. 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供給主體有哪些? 105
41. 科技金融配套服務主體有哪些? 107
42. 政府在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中發揮什么主體作用? 110
第三章 科技金融的應用場景與典型案例 113
第一節 科技金融圍繞創新鏈場景布局 115
43. 科技金融如何支持基礎研究? 115
44. 科技金融如何支持概念驗證? 117
45. 科技金融支持中試熟化的方式有哪些? 119
46. 科技金融如何支持科技成果產品化發展? 120
47. 科技金融如何助力企業生產創新型產品? 122
48. 科技金融如何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123
第二節 科技金融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場景布局 124
49. 科技型企業的梯形融資模式是什么? 124
50. 科技金融對種子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有哪些? 126
51. 科技金融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有哪些? 128
52. 科技金融對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有哪些? 129
53. 科技金融對成熟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有哪些? 130
54. 科技金融對衰退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有哪些? 131
第三節 科技金融圍繞實體經濟發展場景布局 132
55. 科技金融如何支持傳統企業創新升級? 132
56. 科技金融在支持企業國際化發展方面有哪些方向? 135
57. 科技金融在支持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方面有哪些典型模式?137
58. 科技金融在支持創新型產業園區發展中有哪些舉措? 139
59. 科技金融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140
60. 科技金融提質增效應當構建怎樣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141
第四章 科技金融的政策體系與風險管理 153
第一節 科技金融政策發展脈絡與創新 155
61. 我國科技金融的政策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哪些階段? 155
62. 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我國出臺了哪些重要的科技金融政策? 158
63. 我國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形成了哪些區域特色? 161
64. 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政策及實施效果如何? 163
65. 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政策發展情況及實施效果如何? 166
66.“創新積分制”政策對科技金融發展有哪些影響? 169
67.“科匯通”試點政策是什么? 172
68. 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有哪些類型? 176
69. 在科技金融發展中如何認識和壯大耐心資本? 177
70. 科技金融政策的標準體系和統計制度建設發展情況如何?179
第二節 科技金融政策的主體差異 181
71. 針對高校院所的科技金融創新政策有哪些? 181
72. 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科技金融創新政策有哪些? 182
73. 針對金融機構的科技金融創新政策有哪些? 184
74. 針對科技中介組織的科技金融創新政策有哪些? 186
第三節 科技金融與風險管理的相伴相生 188
75. 科技創新過程中存在哪些潛在風險? 188
76.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面臨哪些堵點和卡點? 191
77. 科技金融的風險管理政策發展情況如何? 194
78. 科技金融的風險識別機制有哪些? 196
79. 科技金融的風險評估機制有哪些? 198
80. 科技金融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有哪些? 199
81. 科技金融的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有哪些? 201
第五章 科技金融的國際發展模式與未來展望 213
第一節 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科技金融體系與模式總結 215
82. 美國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15
83. 德國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19
84. 日本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23
85. 以色列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27
86. 加拿大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31
87. 新加坡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 234
第二節 面向未來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形勢分析 238
88. 我國科技金融未來 5 年面臨哪些新的形勢? 238
89. 未來科技金融的政策環境將如何變化? 241
90. 未來科技金融的國際合作模式將如何發展? 242
91. 未來科技金融發展的風險管理將如何演進? 245
92. 未來科技金融如何應對新興科技領域的變化? 248
93. 未來科技金融發展如何更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249
第三節 面向未來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方向與路徑 251
94. 未來如何持續完善推進科技金融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51
95. 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需求側的短板? 253
96. 未來如何優化承載科技金融發展的生態環境? 255
97. 未來科技金融發展的創新方向有哪些? 256
98. 未來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將如何推動建設? 257
99. 未來科技金融教育和人才培養將如何加強? 260
100. 未來科技金融如何加強信息安全保障? 263
參考文獻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