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之學,是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核心,也是錢穆學術思想的重心所在。錢穆立足于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針對當時民族危機重重還竟言西化的學術現狀,提出了一系列既具傳統性又具時代性的獨具特色的心性學命題。 錢穆心性之學最為特別也是最受關注之處是他提出了“歷史心與文化心”的概念,第二個特別之處在于他重視“情”的作用。錢穆心性之學體現了有別于當下流行的哲學進路的傳統經史進路,是一種“尚通學為通人”的會通之學。 深入、系統地研究錢穆的心性之學,具有重要的時代性價值。首先可以凝聚人心、張揚民族精神,其次可以促進中國傳統哲學創造性轉化,最后還能為構建中國話語權體系提供思路。
石力波,女,博士,畢業于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師從張豈之教授,現為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師,碩士生導師。主持、參與完成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項,出版學術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中國近代思想史、宋明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