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是一部較系統、完整地探討山水畫創作的專著,匯聚了郭熙卓越的藝術見解。《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涉及有關山水畫的方方面面。從起源、功能到具體創作時的構思、構圖,形象塑造、筆墨運用以及觀察方法,等等,對此都有深入的闡釋和經驗的總結,也有獨到的創新。該書是中國山水畫高度成熟之后的產物,是對北宋后期之前山水畫創作的全面總結,是繼荊浩《筆法記》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理論著作。可以說,在古代所有山水畫論中,《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是論述最完整、最全面、最深刻的著作。
《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的原本已佚。南宋以來,該書為多種叢書收錄,流傳過程也比較復雜,所錄篇目并不完全一致,有的還差別很大。其中,文淵閣《四庫全書》底本最古(為元豫章歐陽必學刻本),內容較多,信息也較為全面。因此,《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在編注時主要以文淵閣《四庫全書》為底本,同時參考其他有益版本,并結合目前市面及網絡上的相關論著,以方便讀者理解為原則進行適當校勘。在譯注中,除異體字、生僻字、特殊用法和提及的人名等條目外,筆者盡量少加注釋,保證讀者閱讀原文的流暢性;對原文并未作逐字逐詞的翻譯,同時在譯文后配發了簡評,目的是更好地幫助大家結合時勢、理解原文,體會其中的深意。《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選配了幾十幅歷代山水畫圖片,希望使大家能在學習原著的同時,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朝名家的特色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中華文化經典叢書:林泉高致》作為中華文化經典系列中的一本,目的不是讓讀者將之作為書畫、茶道、詩文的理論研究著作,而是通過閱讀這些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古典文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內涵和獨特魅力,更好地培養高雅豐富的生活情趣。本書從確定選題到文稿完成,差不多經歷了一年時間。寫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書中所述“委下不顧,動經一二十日不向”的狀態。在當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能靜下心來翻一翻書帖畫卷已屬不易,下決心歸隱林泉更是癡心妄想了。
郭熙(1023-1085),字淳夫,河南溫縣(今屬河南)人。熙寧(1068-1077)年間為御畫院藝學,后任翰林待詔直長。其創作活動旺盛的時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寧、元豐年間(1068-1085)。郭熙善畫山水寒林,起初擅長精巧華麗的畫風,后吸取了李成的畫法,到了晚年筆法更加雄壯、老練。宋神宗曾令其將秘閣所藏名畫詳定品目,郭熙因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并覽,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后期山水畫巨匠。
林琨,福建莆田人,1978年生于河北石家莊,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及北京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獲得教育學學士及法學碩士學位,現供職于國家機關,從事媒體管理及課題調研工作。對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黨建理論等頗有研究,并有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獎項并入選相關論文集。
郭氏《林泉高致集》原序
山水訓
畫意
畫訣
畫題
畫格拾遺
畫記
許光凝序
附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林泉高致集
山水訣
山水賦
山水訣
畫龍輯議
宣和畫譜·郭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