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哲學家,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是19世紀最富有激情,也最難以理解的哲學家之一。他生活在丹麥黃金時代,一生筆耕不輟,用極為流暢的文字撰寫了大量反思基督教精神,分析愛與苦難、勇氣與憂懼的作品。在短暫的一生中他不停地思考生命本身,強調“單個的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每一個人的“內在性”。直到生命盡頭,他都在追問那個關于“存在”的問題:如何在世上做一個人。
英國哲學家和傳記作家克萊爾·卡萊爾這部充滿新意、令人感動的傳記,盡可能地從克爾凱郭爾本人的視角描繪了他非凡的一生,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基督教世界的蘇格拉底”的生活——如他所說,在這向前活的生命中,我們卻只能向后去理解它。
克萊爾·卡萊爾(Clare Carlisle),英國哲學家和傳記作家,倫敦國王學院哲學教授,曾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哲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哲學史和神學史,且她的研究注重將哲學與文學相聯系。已出版八部作品,包括索倫·克爾凱郭爾和喬治·艾略特的哲學傳記等,還主編了喬治·艾略特翻譯的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她定期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衛報》供稿。2024年,她在圣安德魯斯大學做了吉福德講座。目前是英國宗教哲學學會主席。
譯者 馬睿,文學碩士,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擁有20多年專業翻譯經驗,曾長期為主要國際機構和商業公司擔任譯員和術語編輯,在翻譯技術和術語標準化國際合作中擔任重要的協調角色。有多部中英文譯著出版,目前為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簽約譯員。
前言/001 第一部分 1843年5月:返程 第一章 直面存在問題/013 第二章 “我的雷吉娜!”/029 第三章 與偽哲學家為敵/049 第四章 跟亞伯拉罕一起回家/068 第二部分 1848—1813年:向后理解的生活 第五章 學習做人:第一課/085 第六章 “到我這里來”/107 第七章 美學教育/131 第八章 沒有生命觀地活著/159 第九章 基督教世界的蘇格拉底/183 第十章 重復:一種新的生命哲學/205 第十一章 如何憂懼/228 第十二章 生命的迷宮/247 第三部分 1849—1855年:向前活的生活 第十三章 與世界格格不入/281 第十四章 “這就是我的方式”/299 第十五章 最后一戰/317 克爾凱郭爾去世之后/338 注釋/358 插圖列表/418 致謝/422 索引/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