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錄的四份文本《論一種全部哲學形式的可能性》《論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關于獨斷論與批判論的哲學書信》《論知識學的唯心論闡釋》均為年方弱冠的謝林于1794至1797年間所作,這四份文本構成了青年時代謝林哲學構想的基礎,也是德國唯心論的經典文本。在這四份文本中,謝林以敏銳的洞見系統總結了從笛卡爾、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經康德、萊茵霍爾德,直至費希特的整個近代主體性哲學傳統,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獨特的先驗哲學構想。謝林的作品堪稱石破天驚,如同晨星劃開了整個德語思想界的夜空,在當時的德語思想界引發了劇烈的理論震蕩,并為1800年代先驗哲學的“大分流”埋下了伏筆。
謝林在這一時期的先驗哲學構想直接觸及“晦暗”狀態下的前意識結構這一基本問題。不同于康德–萊茵霍爾德–早期費希特的“批判哲學”傳統中單憑觀念性反思來考察意識的基礎確定性問題的做法,謝林原創性地提出以發生學方法考察作為觀念性反思基礎的“實在性”本身的生成進程,從而真正意義上突破了單一的主體性視角,率先進入到了“先驗存在論”的全新哲學領域,開辟了現代哲學的新紀元。
[德]謝林【著】【德國】【現當代】
————————————————————
謝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與康德、費希特、黑格爾并稱德國古典哲學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一種自然哲學的理念》《先驗唯心論體系》《哲學與宗教》《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及相關對象》《世界時代》《神話哲學》《啟示哲學》等。
倪逸偲【譯】【中國】【現當代】
————————————————————
倪逸偲,浙江大學哲學學院與外國哲學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醫學與哲學專委會青年委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于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系聯合培養。出版專著《前期謝林的先驗存在論研究》(2023),在《哲學研究》《學術月刊》與德國《現象學研究》、法國《現象學年鑒》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承擔并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2022年度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與2021年度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周馳博【譯】【中國】【現當代】
————————————————————
周馳博,德國烏珀塔爾大學先驗哲學與現象學研究所哲學博士候選人,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國際費希特協會會員。近年來,在德國《費希特研究》及多份A&HCI國際期刊發表外文學術論文近十篇,主要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與先驗哲學。
目 錄
中文版“謝林著作集”說明…………………………………………1
譯者序…………………………………………………………………1
論一種全部哲學形式的可能性………………………………………1
論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或關于人類知識中的無條件者………… 31
關于獨斷論與批判論的哲學書信…………………………………139
論知識學的唯心論闡釋……………………………………………201
人名索引……………………………………………………………321
主要譯名對照………………………………………………………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