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進化史中,人類與技術一直處于一種互相牽制博弈的狀態中。盡管在某些時間節點上,技術貌似脫離人類的掌控而有了逃逸的趨勢,但總是在一段時間后,不管是通過技術邏輯還是商業邏輯的矯正,抑或是直接的法律法規約束,人類又將技術重新俘獲使之回到正軌。技術擁有的加速度雖然給了它逃離地心引力向外逃逸的潛力,但是在過去總是沒能擺脫地球的重力而徹底自由。在那些當時似乎漫不經心,后來看來卻關鍵之極的時刻,人類文明通過加重存在性的分量,讓結構化的技術重新回到人類能夠接納的軌道上來。
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一種工具,更是一種存在,一個需要人類直面的“他者”它已然從不動聲色的發展進入風馳電掣的革新,技術正按照它自身的自主性邏輯野蠻生長。那么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重力系統”把它重新俘獲回來呢?這種存在性層面的重力系統又包含哪些?我們應當如何打造它? 這些問題正是本書嘗試回答的主要內容。
本書以創新性的跨學科視角將人工智能技術、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以及人文思辨有機結合起來,在解答既有問題的同時又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將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類交流這一話題不斷深入推進。本書適用于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者與學習者,也適合對智能媒體、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等話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