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英語教學模式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主要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于我國會展英語教學的現狀,對我國的會展英語人才需求、會展英語教學模式、會展英語課程標準以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重點介紹了會展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教學模式、會展英語任務型合作教學模式、會展英語真實情境教學模式、會展英語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會展英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會展英語LEAP教學模式、會展英語ECP+ESP教學模式和會展英語翻譯法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及其應用。《會展英語教學模式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可作為高職院校會展英語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人員的學習資料。
第一章 會展英語人才需求分析
一、會展及會展產業的定義
二、中國會展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三、會展人才市場需求分析
四、會展人才培養現狀
五、會展英語人才需求
第二章 會展英語教學模式
第一節 會展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
一、任務教學法概述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職會展英語課程中的應用
三、應用任務教學法需注意的重點
四、實施建議
第二節 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教學模式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觀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課程教學目標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實施方法
四、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實施步驟
五、基于工作過程的會展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實施內容
第三節 會展英語任務型合作教學模式
一、任務型合作教學模式
二、會展英語任務型合作教學模式的內容
三、任務型合作學習模式在會展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第四節 會展英語真實情境教學模式
一、情境教學法理淪
二、情境教學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三、情境教學法在會展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四、如何設置真實的學習情境
五、真實學習情境對學生素質的提升
第五節 會展英語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會展英語教學模式設計
三、實施建議
第六節 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
一、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的必要性
二、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的特色
三、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的優勢
四、會展英語項目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第七節 會展英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一、高職高專教育“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會展英語中的必要性
三、在會展英語課程中構建“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第八節 會展英語LEAP教學模式
一、LEAP模式在會展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二、LEAP模式在會展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三、LEAP模式在會展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第九節 會展英語EGP+ESP教學模式
一、EGP和ESP教學模式介紹
二、EGP+ESP有效銜接的實施途徑
……
第三章 會展英語課程標準
第四章 相關專業人才培養
1.擁有兩大展館群體
廣州的會展場館形成了以流花地區中國出口商品交易展覽中心、錦漢展覽中心和琶洲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三大會展場館群體為主的展館格局。尤其是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建筑面積達70萬平方米,有“亞洲第一展館”之稱的新館建成,使廣州展覽場地供應量大幅增加,為廣州競爭“國際會展都市”提供了硬件保證,也更加確立了廣州會展中心城市的地位。
2.涌現出一批品牌展會
珠江三角洲會展經濟帶是目前中國會展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區。廣州是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的所在地,廣交會展覽面積已從首屆的9600平方米,發展為60萬平方米,凈展面積28.2萬平方米,展位31408個,每屆成交額都達到150億美元,客商十幾萬,國際化影響極大。同時,還培育了一批像留交會、美容展、家具展、建材展、醫療器械展等品牌展會。廣州市統計局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在廣州市舉辦的名展、大展數量均呈現增長態勢,展覽規模明顯擴大:①春秋兩屆交易會展覽面積6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41%;②春夏兩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3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1.49%;③春秋兩屆廣州國際美容美發化妝用品進出口博覽會14.6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540/0;④第五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1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64%;⑤2007年廣州酒店用品展覽會8.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41.67%;⑥第十二屆廣州國際照明及建筑電器展覽會8.3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50%;⑦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13.50萬平方米;⑧第四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展覽會12萬平方米;⑨2007年廣州博覽會6萬平方米。其中一些品牌展會是廣州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展覽如漢諾威博覽會、科隆“國際食品市場”、柏林“綠色周”(農業與食品業)、國際旅游交易會等來廣州舉辦或合辦;也有一些是由一批實力較強并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民營展覽公司所辦。據悉,廣州民營展覽公司舉辦的品牌展覽正在形成規模化,成為一股促進廣州會展業品牌化不可忽視的力量。
3.輻射帶動能力較強,廣交會影響巨大
2005-2008年,廣州接待參展參觀者和參加會議者數量保持快速上升勢頭,年均增長率分別達24010和29%,以年均54%的增長速度拉動旅游消費,其中展覽拉動和會議拉動旅游消費的平均增長率分別64010和13%。2009年,全市商品銷售總額達15174億元,增長13.0%,餐飲業零售額達610億元,增長18.3%,兩項總量指標均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根據2009年發布的由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與中山大學合作開展的“廣交會區域經濟拉動效益研究項目”研究報告,一年一屆的廣交會給廣州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為55.25億元,間接經濟效益為107.97億元,直接效益與間接效益合計為163.22億元。由此推算,一年兩屆廣交會的直接與間接效益合計326.44億元,約占廣州市全年GDP的4%,廣交會對廣州經濟的拉動系數約為1:13.6。廣交會每年為廣州帶來4億元的稅收收入;直接帶動全職或兼職就業人數為11萬人,間接帶動194萬人就業。這一研究成果表明,廣交會創辦以來,不僅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的平臺,同時,對廣東地區的社會經濟效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