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儒家心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思想派別林立,觀點異彩紛呈。本書考察了明代心學的產生與發展歷程,尤其以明代心學中的江門學派、甘泉學派、陽明學派、蕺山學派為中心進行了研究,厘清了各個派別的傳承譜系,發掘、闡釋了他們的思想要義與精神旨趣,并對各個派別在明代心學中的作用、地位予以恰當定位。本書還檢討、省察了有關明代心學的學術論爭,認為心學作為明代最具活力、影響最大的學說,其引發的爭議也最多,明代心學之爭尤其圍繞王陽明心學的理論缺失、王學末流的弊端以及由此而興起的王學修正運動而展開。本書最后總結、反思了明代心學主要派別的學術貢獻與理論得失,闡述了明代心學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及其在歷史上遭受的指責、曲解,揭示了明代心學對于當代人心性修養、立身處世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