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邏輯和心理學——原理及相互關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名著譯叢)
定 價:¥89
中 教 價:¥53.40 (6.00折)
庫 存 數: 5
叢 書 名: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名著譯叢
《語法、邏輯和心理學:原理及相互關系》首版于 1855 年,由邏輯語法、語法與邏輯、語法的基本原則三部分組成。作者施坦塔爾通過論述語法與邏輯的關系、語言的起源來闡明語法的原則。他反對將邏輯強加于語言,認為語言是一種精神產物本質上是心理的,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語言的本質,用心理學方法分析語法現象;語法不從屬于邏輯,獨立于邏輯,有自身的邏輯性。施坦塔爾以心理學為基礎,從語言與精神生活的關系、人的生理心理語言機制、語言的生理心理學起源和發展語法的內在性和外在性、內在語言形式發展的階段性、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等方面系統論述了語法的基本問題,并提出了民族心理學的概念。
海曼·施坦塔爾(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是19世紀德國語言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語言學心理主義,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語言的本質,用心理學方法分析語法現象,從語言與精神生活的關系、語言的起源和發展、人類語言的生理心理機制、語法的內在性和外在性、內在語言形式發展的階段性等方面系統論述語言學的基本問題。
溫仁百,西安外國語大學德語教授,博士,博導,全國優秀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普通語言學、篇章語言學、語用學和話語分析,已在商務印書館出版《語言學辭典》、《卡爾比勒語言哲學文集》、《普通語言學》、《語言理論語言的描述功能》等譯著。
前言
第一部分 邏輯語法
A.貝克爾
B.語法與邏輯不容混淆
C.語法與邏輯的聯系
D.洪堡特
第二部分 語法與邏輯
Ⅰ.緒論
Ⅱ.語法與邏輯差異性詳論
第三部分 語法的基本原則
A.語言的普遍本質及其與精神生活的關系
B.語法
C.語言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