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梳理先秦至明清時期關于消渴病的中醫古文獻,理清消渴疾病的源流發展;參酌歷代醫家的真知灼見,分析消渴病的中醫理論框架結構。本著歷史研究的求真原則,將各階段對消渴病的認識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盡可能地反映其原始面貌,清晰地勾畫出兩千多年來中醫藥防治消渴病學術的動態發展過程, 記述歷代先賢醫家論消渴病的病因病機、方證論治、食治、針灸治療、導引和禁忌等內容,探求消渴病的學術發展規律,以期從中發現一些目前臨床上需要解決,古代中醫學中業已存在,只是未被后人發掘或未被后人重視的理論與方法。本書為學者架梯,登高望遠,遵循醫圣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之教惑,對糖尿病防治得心應手,圓機活法地實踐于臨證中,為達中醫藥學攻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