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叢書138·帝國的切口:近代中國口岸的沖突與交流,1832—1914
定 價:¥108
中 教 價:¥59.40 (5.50折)
庫 存 數(shù): 1
本書從1832年英國通過鴉片貿(mào)易逐漸侵蝕清末中國開始,敘述了直到1914年的80多年近代史。當時,清政府關(guān)閉國門,與西方僅保持了極少的貿(mào)易。英國通過鴉片貿(mào)易、發(fā)動戰(zhàn)爭,使得東西方的平衡被打破。西方列強強迫清政府打開國門,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開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本書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了租界、通商口岸、海關(guān),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變遷。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主要觀察視角來自當時在華洋人的書信、日記、檔案,以及主辦的報刊等,可以說是通過洋人的視角來揣測、分析西方列強的種種行為動機和邏輯,是非常難得的閱讀觀察視角。
【作者】[英] 畢可思(Robert Bicker),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教授,出生于英國威爾特郡,曾旅居德國、中國香港,并曾任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中英殖民史。著有《帝國造就了我》(Empire Made Me)、《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兩部贊譽不絕的作品。
【譯者】[新加坡]鐘逸明,祖籍潮汕的新加坡人,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就讀于牛津大學圣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xiàn)代史和華人華僑史。曾翻譯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被統(tǒng)治的藝術(shù)》。
導言
1 不速之客
2 在中國的舞臺上
3 林賽的戰(zhàn)爭與和平
4 模范租界
5 中國黃金國
6 在帝國心臟的中心
7 內(nèi)陸地區(qū)的夢想
8 沿著海岸
9 周年紀念
10 滅絕
11 歷史
縮寫
注釋
未出版材料與檔案材料
致謝
出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