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定 價:¥199
中 教 價:¥131.34 (6.60折)
庫 存 數: 1
本書是圍繞我國碳中和發展目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愿景,為構建碳中和交通體系而編寫的碳中和交通出版工程·氫能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系列之一。燃料電池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電-氣-熱耦合系統,對燃料電池系統有效控制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之一。本書基于燃料電池系統的工作原理,闡述了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與控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詳細介紹了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設計與匹配,并進一步研究了燃料電池系統的關鍵子系統與部件特性;在此基礎上,系統地研究了燃料電池進氣子系統控制技術、熱管理子系統控制技術、低溫冷啟動優化控制技術與燃料電池系統狀態識別及老化預測技術,并給出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方法;最后對下一代燃料電池控制系統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本書適合燃料電池汽車及燃料電池系統相關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閱讀參考。
1.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項目。2.助力發展碳中和國家戰略,為加速在交通領域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知識動力。3.全彩印刷,圖文并茂,內容翔實,講解細致。
前 言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擁有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技術快速更迭、快速發展,正朝著汽車產業雙碳目標闊步前進。作為三縱三橫產業布局所關注的關鍵技術路線之一,燃料電池汽車因一次加氫續駛里程長、加氫速度快等優點,對商用車低碳轉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燃料電池系統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動力源,直接決定了整車性能,通常由燃料電池堆和提供反應需求的輔助零部件組成。早期,燃料電池系統集成通常只考慮如何將電堆和零部件合理連接即可,且一般通過開環標定的控制方式實現燃料電池系統的進氣控制和熱管理,旨在解決燃料電池系統在汽車上的可用性問題。但隨著燃料電池產業技術不斷發展,燃料電池系統的大規模推廣應用開始面臨成本、使用壽命和環境適應性等問題,進而對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和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思考如何在成本、空間和壽命約束下,對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進行模塊化設計和集成優化;另外,需要將傳統標定控制的思路,轉變為通過先進測量、模型或算法得到燃料電池內部狀態信息進行反饋控制,進而保證燃料電池內部狀態處于合理范圍內,提升其使用壽命和環境適應性。本書著眼于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和控制,融合了同濟大學電源智能管控實驗室在燃料電池系統建模、分析、控制及診斷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第1章介紹了燃料電池系統基本原理及控制現狀。第2章詳細介紹了燃料電池基本特性和電極過程機理,包括穩態、動態特性、電化學阻抗變化規律、低溫冷啟動特性、面內均質性和單體間不一致性。第3章從實際工程應用角度出發介紹了典型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的基本架構和集成方案,以及基本電氣架構和零部件參數選型匹配方法。第4章先介紹了燃料電池系統建模和參數辨識方法,并闡述了燃料電池系統空氣壓力流量解耦控制和氫氣壓力控制方法。第5章著重介紹了燃料電池熱管理子系統建模以及溫度控制方法。第6章介紹了面向低溫冷啟動應用的燃料電池數值模型,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快速冷啟動優化方法。第7章則介紹了燃料電池內部狀態定量估計、故障識別以及短時衰減預測方法。第8章和第9章則對燃料電池控制系統設計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歸納。作者將多年研究成果和領域經驗融入本書的內容中,力求為讀者提供一本系統、全面、實用性強的參考書。成書過程中,感謝孫澤昌教授和魏學哲教授悉心指導,感謝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對相關工作的支持。參與本書相關資料整理和編撰的博士研究生有劉釗銘、唐偉、趙磊、李玉青等,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謝。同時,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懇請讀者對本書的內容提出寶貴意見,并對書中存在的錯誤及不當之處提出批評和修改建議,以便本書再版修訂時參考。著 者
戴海峰,同濟大學教授、博導。2003年獲同濟大學機械專業學士學位,2008年獲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同年起在同濟大學執教,2018年被評為教授。現為IEEE高級會員,受邀擔任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國際學術期刊編委,擔任IEEE PES中國動力電池分會常務理事、SAE NEV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氫能與燃料電池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獲上海人才發展資金資助。長期從事電化學電源系統技術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含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子課題各1項,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1個,承擔各類省部級及校企合作項目近30項,并作為技術骨干參與科技部與基金委項目多項。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論文被SCI收錄60余篇,論文總被引3361次,單篇最高被引312次,H-index 31。先后5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篇期刊封面論文,2019~2021連續三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累計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4項專利獲轉讓,申請PCT專利1項,主持/參編各類標準6部。研究成果先后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1)、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2)及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0)。
叢書序本書序前?言第1章 燃料電池系統原理及控制0011.1 背景0021.2 燃料電池0031.2.1 燃料電池類型0031.2.2 燃料電池結構及基本工作原理0041.3 燃料電池系統0061.4 燃料電池系統控制0081.4.1 空氣供給子系統控制0091.4.2 氫氣供給子系統控制0101.4.3 熱管理子系統控制0111.4.4 低溫冷啟動控制0121.5 本章小結013第2章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特性0142.1 燃料電池特性的常用電化學表征方法0152.2 燃料電池穩態特性0172.2.1 試驗對象0172.2.2 穩態試驗結果0192.3 燃料電池動態特性0222.4 燃料電池阻抗特性0272.4.1 電化學阻抗定義0272.4.2 電化學阻抗譜解析0302.4.3 基于電化學阻抗譜的動力學分析0332.4.4 動力學損失敏感性分析0432.5 燃料電池冷啟動過程特性0452.5.1 試驗環境和流程0462.5.2 單體電池恒溫冷啟動過程特性0482.5.3 電堆升溫冷啟動過程特性0522.6 燃料電池單體面內異質性特性0562.6.1 面內異質性特征0572.6.2 面內異質性試驗0582.6.3 面內異質性分析0592.7 燃料電池堆單體間不一致特性0662.7.1 燃料電池堆單體不一致性試驗0662.7.2 燃料電池堆單體不一致性表現規律0682.7.3 燃料電池堆單體不一致性分析0692.8 本章小結073第3章 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設計0743.1 燃料電池系統架構及集成0753.1.1 空氣供給子系統架構及集成0753.1.2 氫氣供給子系統架構及集成0773.1.3 熱管理子系統架構及集成0793.2 燃料電池系統的電氣架構及集成0813.2.1 高壓電氣架構及集成0813.2.2 低壓電氣架構及集成0813.3 燃料電池系統匹配設計0843.3.1 空氣供給子系統匹配設計0843.3.2 氫氣供給子系統匹配設計0893.3.3 熱管理子系統匹配設計0943.3.4 DC/DC變換器選型與匹配0983.4 本章小結100第4章 燃料電池進氣控制1014.1 燃料電池系統建模1024.1.1 燃料電池堆建模1034.1.2 輔助部件建模1104.2 燃料電池系統模型參數辨識1154.2.1 模型參數辨識方法1154.2.2 燃料電池系統模型參數辨識結果1194.3 空氣流量-壓力控制算法1254.3.1 空氣流量-壓力解耦控制1254.3.2 基于標定的前饋PID串級控制1384.4 氫氣壓力控制算法1464.4.1 基于模糊PI的氫氣壓力控制1464.4.2 氫氣壓力控制結果1494.5 本章小結154第5章 燃料電池溫度控制1555.1 熱管理子系統建模1565.1.1 電堆產熱模型1575.1.2 冷卻系統模型1585.2 模型參數辨識及驗證1615.3 基于自適應模型預測控制的熱管理1655.3.1 多工況點熱管理子系統模型線性化1655.3.2 預測控制原理1685.4 燃料電池溫度控制結果1715.4.1 溫度控制的適應性分析1715.4.2 WLTC工況下的溫度控制結果對比1745.5 本章小結176第6章 燃料電池冷啟動優化控制1776.1 低溫冷啟動過程機理模型1786.1.1 模型控制方程1796.1.2 模型中的關鍵參數測量與辨識1846.2 冷啟動機理模型驗證和誤差分析1906.2.1 冷啟動失敗工況下的結果對比分析1916.2.2 冷啟動成功工況下的結果對比分析1946.2.3 低溫冷啟動模型仿真誤差來源總結1966.3 低溫冷啟動策略優化1976.3.1 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的策略優化方法1976.3.2 膜含水量已定的快速冷啟動策略優化1996.3.3 膜含水量未定的快速冷啟動策略優化2036.3.4 -30℃下快速冷啟動策略優化2056.3.5 冷啟動策略優化前后對比分析2086.4 本章小結209第7章 燃料電池狀態識別及老化預測2107.1 燃料電池內部狀態估計2117.1.1 系統狀態方程及參數辨識2117.1.2 氧氣過量系數計算原理2167.1.3 內部狀態觀測器設計2177.1.4 狀態觀測器結果及優化2247.2 燃料電池內部故障識別2317.2.1 燃料電池故障數據集建立2317.2.2 基于混合深度學習的燃料電池內部故障識別2367.2.3 燃料電池內部故障識別結果2457.3 燃料電池老化預測2497.3.1 燃料電池健康狀態指標2497.3.2 基于模態分解和深度學習的短時衰減預測2517.3.3 燃料電池短時衰減預測結果2557.4 本章小結261第8章 燃料電池控制系統設計2628.1 控制系統的一般軟件架構2638.2 輸入輸出模塊2658.3 模式管理模塊2658.3.1 系統上電狀態控制2668.3.2 系統預備狀態控制2668.3.3 系統啟動狀態控制2668.3.4 系統運行狀態控制2708.3.5 系統關機狀態控制2708.4 子系統控制模塊2728.5 狀態識別及故障診斷模塊2748.6 本章小結275第9章 燃料電池系統控制的發展趨勢2769.1 先進智能傳感技術提升管控的信息維度及空間尺度2779.2 數據驅動的智能技術提升管控的性能及時間尺度2799.3 本章小結281參考文獻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