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犁(王蒙“新疆敘事”經典代表作,深入了解新疆伊犁多民族聚居地的地域風情、民俗文化、人文特色)
定 價:¥68
中 教 價:¥37.40 (5.50折)
庫 存 數: 7
一九六五年,王蒙來到伊犁,在伊寧市巴彥岱鎮(原紅旗人民公社)勞動。 他吃住于農民家中,掄起坎土曼,學習維吾爾族語言,愛上奶茶泡馕……這六年的經歷,成為他后來創作 新疆敘事 系列作品的寶貴源泉。寫作于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間的《在伊犁》系列作品,正是以他的這段經歷為背景。在這部作品中,王蒙有意回避了職業的文學技巧,通過散文化的日常生活敘事,塑造出讓人哭笑不得的穆罕默德 · 阿麥德、野心勃勃的依斯麻爾、智慧老者穆敏老爹、熱烈淳樸的愛彌拉姑娘等眾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視角別致,意蘊豐富,成為其作品中一個獨特而精湛的存在。
《在伊犁》作為新中國文學中一個獨特而精湛的存在,共收入《哦,穆罕默德·阿麥德》等九篇作品,于198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結集出版。此次重新出版的《在伊犁》,對該版本進行了重新編輯修訂,特別恢復了后續版本沒有使用的代序《故鄉行重返巴彥岱》一文。該文是王蒙1981年在離開新疆近兩年以后重返新疆巴彥岱,和他的維吾爾族農民兄弟把酒言歡,用深情的筆觸寫下的,既感人至深,又對《在伊犁》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有重要交代。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們希望此次出版的《在伊犁》能夠以最完整的、本真的面貌與讀者見面,也成為探索王蒙文學藝術價值的一個重要范本。
王蒙:
一九三四年出生在北京,一歲到四歲在老家河北南皮農村,小學上了五年,跳班上了中學,差五天滿十四歲時加入了還處于地下狀態的中國共產黨。高中一年級輟學,當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后改名共產主義青年團)干部。一九五三年開始寫《青春萬歲》,一九五六年發表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引起了大響動。一九六三年到新疆,曾任伊寧縣紅旗人民公社副大隊長。后來還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長等。
二〇一九年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出版五十卷文集。此前獲得過茅盾文學獎、意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澳門大學博士、日本櫻美林大學博士、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等稱號。
出訪過境外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與地區。
屢拔先籌,屢有曲折,逢兇化吉,遇難成祥,慚愧厚愛,自稱要干的事太多,顧不上斤斤計較。人說高齡少年,嘛也沒耽誤。
目錄
哦,穆罕默德·阿麥德/016
淡灰色的眼珠/052
好漢子依斯麻爾/090
虛掩的土屋小院/132
葡萄的精靈/186
愛彌拉姑娘的愛情/196
逍遙游/220
邊城華彩/294
鷹谷/322
后記/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