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績效研究》的目標是從供給模式視角出發客觀、全面認識當前我國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績效,實證研究影響我國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績效的因素,為構建有效的農村公共物品供給體制提供實證依據。
前言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目標和內容
1.4 研究框架
1.5 分析方法
1.6 數據來源和分析階段劃分
第2章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理論綜述及制度變遷
2.1 公共物品作用及影響研究
2.2 公共物品供給的績效標準
2.3 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實現條件
2.4 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影響因素
2.5 中國農村公共物品的研究綜述
2.6 農村綜合改革及其對農村公共物品供給影響研究綜述
2.7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變遷
第3章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模式、變化及其區域分布特征
3.1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水平和供給模式的變化
3.2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省際問差異及變化
3.3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及其供給模式的地區差距和測算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模式的決定因素分析——以農村道路為例
4.1 農村道路供給模式.
4.2 農村道路供給模式決定因素的計量模型分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農村公共物品的籌資、決策與管理研究
5.1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籌資方式
5.2 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決策環節
5.3 農村公共物品的生產、監督和維護環節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農村道路與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的關系研究
6.1 描述性分析
6.2 實證分析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農民需求、農村公共物品供給模式及其有效性
7.1 供給模式與農民需求關系的理論分析
7.2 農民需求現狀、投資意愿及其省際差異
7.3 農村公共物品及供給模式有效性的計量模型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農民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8.1 農村道路服務和農民滿意度現狀
8.2 農民滿意度影響因素的計量模型分析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
9.1 主要結論
9.2 政策建議
9.3 創新和不足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