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柱先生新作《創新調研寫作三十六講》的創新,對于傳統調研理論、方法及共運用,可說是全方位、多側面、多層次進行。調查研究從準備階段到調查階段、研究階段、寫作階段、成果利用及總結階段各環節的各個側面和層次,他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新。他把50年調研實踐豐富的經歷、經驗、體會、徹悟、積累等,進行了一次全面盤點和展示,向廣大讀者、學者、編者等提供了一定啟示和參考作用。
陳方柱,1944年5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國公文寫作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社科院荊門分院所長、研究員。 1985年調入荊門市委辦公室、政研室工作至2004年退休。2006年創辦荊門市經世調查研究所,自任所長,調研服務覆蓋多個領域。2007年被聘為荊門市第二屆志書編纂委員會顧問專家組成員、特邀編審和評委。2009年3月被聘為湖北省社科院荊門分院研究員和荊門市社科聯第四屆學術委員。從事調研工作50年,在各類報刊發表調研文章近500篇,合撰調研著作6部;多次提出調研寫作創新理論;百次以其獨創“十法”在省內外講授調研理論及方法。2007年6月和2009年1月。其調研寫作專著《怎樣寫好調研文章》和《調研寫作分類精講》相繼出版。后者獲第五屆中國公文論著一等獎;另獲全國、省、市一二三等獎10多項。
序
n緒論
n上篇 理論創新篇
n講 調研寫作者必備素質
n一、調研者要有“五心”
n二、調研者要做到“四敢”
n三、調研者要過好“三關”
n四、調研者要搞好兩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n五、調研者要實行“一個否定”
n六、我自己如何樹立“五心”、“四敢”過好“三關”
n附一:我做調研四十年
n附二:我做調研四十年后的“三個三”
n第二講 調研寫作者要注重調研寫作理論修養和理論研究
n一、關于理論、調研寫作理論及修養、研究的釋義
n二、調研寫作理論修養和理論研究“兩個不夠”的原因
n三、注重調研寫作理論修養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n四、怎樣加強調研寫作理論修養和理論研究
n五、我的回顧和體會
n附:陳方柱創新調研寫作年表
n第三講 調研文稿在評改中的主題提煉與材料選擇
n一、例文——建設新農村重點在抓村
n二、文章評析
n三、主題提煉與材料選擇
n第四講 調研文章要注重寫好事實和實事
n一、修改一篇文稿引發對寫好事實和實事的思考
n二、當前調研文章中事實材料不足的問題及原因
n三、怎樣在調研文章中寫好事實和實事
n附:王昌勇:《構建“四救”網絡 打造和諧荊門》
n第五講 調研文章的數字美
n一、忽視數字資料的表現和原因
n二、數字資料在調研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n三、如何搜集、整理數字資料
n四、如何分析研究數字資料
n五、如何展示調研文章的數字美
n附:湖北省豆制品質量安全狀況調查報告
n第六講 調研文章的標題美
n一、標題及其分類
n二、標題的作用
n三、調研文章標題的特點
n四、調研文章標題制作的原則
n五、調研文章的標題制作
n六、調研文章標題格式及序號運用
n附:陳方柱主要社科著作標題一覽表
n第七講 調研文章的結構美
n一、布局、結構與立意、語言等文章要素相互問的關系
n二、當前調研文章布局結構普遍存在的問題
n三、規范調研文章布局結構的原則
n四、調研文章結構“三美”
n附:華金國《建好場所 筑牢“堡壘”》
n第八講 調研文章的語言美
n一、調研文章質量“兩極分化”在語言表達上的表現
n二、調研語言“四美”
n三、我對調研語言的學習、運用與思考
n……
n中篇 方法創新篇
n下篇 創新運用篇
n附錄 互動故事
n后記 我的第二個春天
講 調研寫作者必備素質
n 近幾年風靡全國以至海外的中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我也曾隔三差五看過一些精彩揭秘。我發現,古往今來,不論帝王將相、英雄豪杰,還是明星名流、能工巧匠,幾乎所有專家學者在解說他們時都特別強調人的素質,主要以道德和職業道德為基礎的、基本的或必備的素質。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講公關、禮儀時反復說:素質決定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臺灣師范大學曾仕強教授揭秘《胡雪巖的啟示》,講就是“德行定終生”。這一點,我很贊同。所以,我在探討調研寫作時,也把調研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放到了講。調研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是什么,又如何具備和必備呢?我想淡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供大家參考。
n 我以為,調研者必備的素質就是要有“五心”、“四敢”、過好“三關”、搞好“兩個結合”、實行“一個否定”,合稱“五四三二一法”。
n 調查研究無論作為一項工作,還是一門科學,無論對于初出茅廬的學手、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高手、老手,都是一種難活、累活。因為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你是經驗豐富的高手、老手,必然目標遠大,要求高而且嚴,要求在更大的范圍內發揮參謀作用,這對于你當然也就是一件難事、苦事了。初出茅廬的學手、新手更不必說了。萬事開頭難,怎么入門、怎么起步,怎么說都是難事、苦事,累人的差事。如果這些學手、新手心存高遠,有抱負、有志向,欲向多出、快出、出好調研成果沖刺,欲創精品,那就更是一件難事、苦事,累人的事了。
n 俗語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調查研究也正是這樣。它雖然很難,但只要你有心,是個有心人,它就會由難變易,再不難了;即使很難,你也會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不會打退堂鼓的。
n 一、調研者要有“五心”
n 做調查研究的有心人,要有什么心呢?主要是要有“五心”,即事業心、責任心、熱心、決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