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特征、內容及意義為研究對象。分八章:第一章“史官意志、政教功用與清中葉私家書目的小說批評”,第二章“《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提要纂修考”,第三章“政教視域下《四庫全書總目》小說觀念的還原”,第四章“文獻價值區分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學術批評”,第五章“控制論視域下《四庫全書總目》及其‘小說家類’的書目控制實踐”,第六章“閱讀史視域下纂修《四庫全書》及‘小說家類’提要的書籍意義”,第七章“‘退置’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歷史意義”,第八章“清代書目的通俗小說著錄及其歷史意義”。嘗試從傳統目錄學思想分析“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知識譜系,從清代政教意圖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小說批評的價值歸宿,揭示政教視域下《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纂修變動及其小說觀念,從文獻價值區分、書目控制分析《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運行機制,藉此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閱讀史價值及歷史意義。
溫慶新,1987年生,福建泉州人,文學博士。現為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小說史及小說文獻、近現代學術史、明清目錄學史。出版專著5部,古籍整理1部。在海內外各類期刊上發表論文130余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近7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與面上資助項目各1項、湖南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1項。曾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揚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第六期“333高層次人才”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社科優青”、揚州市“綠揚金鳳計劃”、揚州大學“高端人才支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