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政府積極倡導公眾參與,但公眾環保素質仍是“洼地”,主動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不高,出現在環境治理領域公眾被寄予厚望而實際參與有效性不足的尷尬局面。為此,本書從公眾參與問題出發,探討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影響因素及其制度根源,并結合對環境治理中政府與公眾之間關系的梳理分析,構建公眾有效參與治理環境的路徑機制。對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理論基礎以及研究趨勢進行闡述:①對環境產權理論、環境公共信托理論、公共治理理論等進行闡釋,分析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理論基礎。?對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內容等進行梳理,根據法律釋義和政策變遷分析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時代背景和制度環境。③從國際視野出發,對環境治理公眾參與問題研究的總體特征、熱點主題聚類及其演進脈絡、前沿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整體性分析梳理。
1986年出生,畢業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與社會治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信訪研究中心項目等,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先后在《中國行政管理》《政治學研究》《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思想戰線》等刊物上發表系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