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問題直接關系民生福祉,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近年來,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的非正常現象時有出現,然而,價格非正常波動只是表象,背后隱含的是價格形成機制本身的問題。因此,對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進行系統深入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書基于我國現實國情農情,以農產品差異特性與交易特征等約束條件為前提,在梳理農產品價格形成的歷史、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構建了具有內在邏輯一致性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分立式結構分析框架。一方面探討要素稟賦、生產成本與生態價值等這些客觀基礎如何影響農產品的價格形成;另一方面從宏觀(總體)價格決定的視角出發,構建農產品價格供給和需求系統模型來探討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再依據農產品差異特性系統分析不同類別農產品差異特性與交易特征如何決定農產品價格形成機理的問題,揭示不同類別農產品價格形成的一般規律。最后,結合公共物品(事業)理論及外部性理論,將不同類別(屬性)農產品價格調控治理進行分類,形成了農產品價格治理體系優化的思路,提出了農產品價格治理體系優化措施。
祁春節,男,1965年2月出生,博士,華中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農林經濟管理國家雙一流學科產業經濟學科帶頭人。兼任國家現代農業(柑橘)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園藝經濟研究所所長等。主要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農產品價格、農產品國際貿易等。
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重大項目、省部級和其他各類課題80多項,教研課題20多項。出版著作8部,主編論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培養博士研究生50余人,碩士研究生1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