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領域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編寫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材。本書主要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 圍繞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基坑支護及土方工程施工、腳手架施工、模板工程施工、建筑機械設備使用、拆除工程施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及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等8個項目共37個任務進行安全技術和安全措施及相應規范、規程與標準的詳細探討, 闡述其施工安全控制要點和措施。全書言簡意賅、圖文并茂, 既著力于設計理論的思考, 更注重實踐應用效果的檢驗。
建筑施工不安全因素多,是傷亡事故多發行業,安全生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安全生產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依據,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本書對接安全員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以培養學生具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為目標,詳細介紹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安全措施及規范、規程與標準,主要內容包括: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建筑基坑及土方工程施工安全、腳手架工程施工安全、模板工程施工安全、建筑施工機械設備使用安全、拆除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等。特別重點介紹了腳手架、高支撐模板系統、塔機基礎的設計。
本書以黨的二十大對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要求為核心,編者由長期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和行業專家組成,不但遵循高職教育教學認知規律,還吸收了建筑施工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以黨的二十大對職業教育的“科教融匯”要求為標準,以職業教育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依據,形成了方便查找,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效學習的新形態教材。本書還具有以下特點:
(1)擁有大量的教學素材。編者建設了大量教學素材,讀者可以通過掃描封面和書中的二維碼自主獲取。除紙質教材所包含的知識點、技能點、相關原理以及通過文字或圖表形式展示的信息外,還根據課程知識點的分布,建設了包含演示文稿、動畫、教學案例、思考與練習、職業活動訓練等眾多教學文件及教學信息。多樣化構建課程教學資源庫,供讀者學習和相關課程教師參考。
(2)具有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表現形式。以課程為中心的多媒體、多形態、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包括視頻、動畫等,保證教學內容從書本內向書本外延伸,從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為讀者構筑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知識獲取平臺。
(3)可實現線上線下學習的互為補充。書中每個項目均有詳細的教學要求,包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每個項目還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思考與練習、職業能力訓練等。
本書由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張迪和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吳瑞卿主編,華南理工大學蔡健主審,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鐘志鋒、李穎、王曉亮、鐘超俊,廣州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吳詠陶,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譚宇翔參與了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本書力圖做到涉及面廣,適用性強,概念清楚而簡明,內容豐富而完整。
限于編寫時間和編者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