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交通土建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本書主要介紹了交通工程學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交通流的基本理論、交通調查的方法和數據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規劃的基本方法,以及交通事故分析、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與環境、停車場規劃設計等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交通工程學的定義
第二節 交通工程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交通工程學在我國的發展
第四節 本課程的內容、目的、任務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思考題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第一節 駕駛員的交通特性
第二節 乘客和行人的交通特性
第三節 車輛的交通特性
第四節 道路的交通特性
第五節 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第六節 行車速度特性
第七節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 交通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交通量調查
第三節 行車速度調查
第四節 交通流密度調查
第五節 交通延誤調查
第六節 自行車、行人交通調查
思考題
調查案例
第四章 交通流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交通流的統計分布特性
第三節 車輛跟馳理論
第四節 流體動力學模擬理論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動車道通行能力
第三節 非機動車道的通行能力
思考題
第六章 交通規劃
第一節 交通規劃的目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節 交通規劃的指導思想
第三節 交通規劃的調查工作
第四節 交通系統現狀分析評價
第五節 交通預測
第六節 交通規劃與路網規劃
第七節 交通規劃的評估
思考題
第七章 交通事故分析與安全措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交通事故調查
第三節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第四節 交通安全措施
思考題
第八章 交通管理與控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交通法規
第三節 道路交通標志與標線
第四節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控
第五節 信號管制
第六節 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
思考題
第九章 停車設施的規劃與設計
第一節 停車設施分類和停車調查
第二節 停車場的規劃
第三節 機動車停車場設計
第四節 自行車停車場設計
思考題
第十章 道路交通環境保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汽車污染物的危害與防治
第三節 噪聲污染
第四節 道路交通振動的危害和防治
第五節 道路結構物景觀與綠化設計
思考題
參考教學大綱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學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是進行科學合理的交通規劃、設計、營運、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交通特性的分析不但要研究道路交通各要素自身的特性,如駕駛員的交通特性、行人的交通特性、乘客的交通特性、車輛的交通特性以及道路交通特性,而且要研究諸要素之間的相關特性,即交通流的特性,還要研究交通要素與環境因素之間的相關性。交通要素與環境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將在第十章討論,本章主要介紹上述前兩部分交通特性分析的內容。
第一節 駕駛員的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把人、車、路和環境融為一體,組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人是道路交通中的主體,在協調和控制交通諸要素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在道路交通要素中,駕駛員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因為除了行人和自行車交通以外,其他如客、貨運輸都要駕駛員來完成。駕駛員既要保證將旅客和貨物迅速、順利、準時送到目的地,又要保證這些旅客的安全舒適及貨物的完好無損。行人和自行車交通雖然不需要駕駛員,但受到機動車交通的影響嚴重,所產生的交通事故直接或間接地與駕駛員有關。由于現代的機動車具有結構復雜、行車速度快、占用道路時間長和操作技術要求高的特點,要準確地控制車輛,駕駛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所以說交通系統中的人因素關鍵是機動車駕駛員。因此,要求駕駛員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熟練的駕駛技術。充分認識和掌握駕駛員的交通特性對于保證交通運輸的正常運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