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書中,他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主義心理學科學觀的理論、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峰體驗理論等。需要層次理論是馬斯洛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至今仍在多個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本書是對1954年初版的修訂,對出版16年的經驗做了系統的思考、深入的總結和全面的提升。
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紐約時報》
《動機與人格》被公認為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成就。更有意義的是,它富有說服力的思想開始滲透到其他領域,包括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教育、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愛德華·霍夫曼
在改變我們對人性和人類可能性的看法方面,亞伯拉罕·馬斯洛所做的,比過去50年中其他任何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所做的都要多。他的影響仍在繼續直接或間接地增長,特別是在健康、教育和管理理論領域,以及在幾百萬美國人的私人和社會生活中。
——美國知名作家、教育家 喬治·倫納德
馬斯洛的思想,不但影響了心理學,而且影響到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乃至哲學。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于改進和提高管理實踐的水平定會大有裨益。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孫健敏
馬斯洛(1908—1970),“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斯洛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心理學遺產,《動機與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第一章 研究科學的心理學取向
第二章 科學中的問題中心與方法中心
第三章 動機理論引言
第四章 人類動機理論
第五章 心理學理論中基本需要滿足的作用
第六章 基本需要的類本能性
第七章 高級需要與低級需要
第八章 心理病理的起源與威脅論
第九章 破壞性是類本能的嗎?
第十章 行為的表達性成分
第十一章 自我實現的人:一項關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第十二章 自我實現者的愛
第十三章 個體的認知與一般的認知
第十四章 無動機、無目的的反應
第十五章 心理治療、健康與動機
第十六章 正常、健康與價值觀
附錄一 積極取向心理學所產生的問題
附錄二 整體動力學、有機體理論、綜合征動力學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