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歷史的選擇。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真實探索,致力于深入研究闡釋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筑牢人才基礎。本書著重體現三方面特色:
一是強調理論性。本書詳細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內涵和特征,探討了其與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關系以及重要意義。
二是體現時代性。本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微觀、中觀、宏觀三個不同的范疇,從區域差異和產業升級等不同角度切入,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特征事實。
三是突出實踐性。本書立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緊跟科技和產業發展新趨勢,牢牢把握“傳統產業現代化”和“新興科研產業化”兩個大方向,提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十大具體路徑,為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出人大方案、貢獻人大智慧。
張東剛,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教育部人事司司長。
主要研究領域:近代中國經濟史、中外經濟發展比較。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出版《總需求的變動趨勢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消費需求的變動與近代中日經濟增長》《中日經濟發展的總需求比較研究1886—1936》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曾獲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獎,第八屆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博士論文獎,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最高榮譽獎,天津市第七、八、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1年,獲“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理論內涵
第一章 新質生產力:理論創新、形成機理與未來展望
一、新質生產力優在何處?
二、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機理與重點發展領域
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挑戰、政策措施與戰略構想
第二章 新質生產力與中國式現代化
一、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發展韌性
二、新質生產力釋放強大發展動能
三、新質生產力有效應對發展變革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演進邏輯
一、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理論邏輯
二、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中國的時代發展
三、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承繼與創新
四、結語
第四章 新質生產力與共同富裕
一、新質生產力與共同富裕的內涵與理論聯系
二、創造性破壞
三、共同富裕的差距與不足
四、新質生產力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路徑
第二篇 特征事實
第五章 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評估
一、新質生產力概念體系
二、新質生產力評估指標體系
三、新質生產力評估結果
四、啟示與建議
第六章 新質生產力的空間布局與優化舉措
一、新質生產力的布局指向
二、新質生產力的區位條件
三、基于產業視角的新質生產力空間布局
四、基于新型勞動者的新質生產力空間布局
五、新質生產力空間布局的舉措
第七章 產業全要素生產率比較:基本事實與時空演化
一、理論模型
二、數據基礎與特征事實
三、主要發現
四、啟示與建議
第八章 全球視野下城市全要素生產率測算與比較
一、測算方法與數據
二、特征事實
三、主要發現
四、啟示與建議
第三篇 實現路徑
第九章 傳統基礎設施更新:數字基礎設施與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率
一、傳統信息基礎設施的更新升級
二、寬帶中國與數字中國
三、數字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與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率的理論機制
四、數字基礎設施對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率提升的異質效應
五、結論與政策含義
第十章 傳統產業高端化:勞動力素質提升與新質生產力
一、傳統產業高端化:內涵和理論基礎
二、傳統產業高端化對勞動力的影響
三、傳統產業高端化的人才支撐現狀與問題
四、人口高質量發展與傳統產業高端化
五、以人口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的政策路徑
第十一章 傳統產業低碳化:高耗能行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
一、高耗能行業與綠色發展轉型
二、我國高耗能行業發展現狀的基本描述
三、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特征
四、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分析
五、總結與建議
第十二章 傳統產業數字化: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能力培育
一、數字化轉型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
二、數字化轉型與企業創新能力提升
三、數字化轉型與知識溢出型創新
四、數字化轉型的現狀與趨勢
五、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第十三章 傳統服務業現代化:金融高質量發展與新質生產力
一、金融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機制分析
二、現階段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短板
三、未來金融高質量發展方向
第十四章 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新型創新網絡構建與創新要素優化配置
一、新時代創新流程的變革
二、新型舉國體制順應開放式創新模式
三、市場驅動下的新型創新網絡構建
四、政府引導下的創新要素優化配置
五、政策建議
第十五章 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競爭力培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新質生產力
一、我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實踐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二、貿易開放與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
三、跨國投資與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
四、政策建議
第十六章 利用系統競爭力邏輯:產業集群、產業協同與高質量發展
一、集聚、協同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機制
二、產業協同與集群建設的進展與效應
三、協同、集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第十七章 開辟新賽道新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空間特征與演化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
二、長江經濟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空間分布與演變
三、長江經濟帶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分析
四、政策啟示
第十八章 推行全球競爭新戰略: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及影響評估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評估
三、總結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