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也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文旅融合是傳承發展和活化利用文化遺產的重要方式。本書立足于黨中央關于推動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系統梳理了文化遺產、旅游、文旅融合等基本概念,構建了以遺產價值、利用主體、利用方式等為核心的遺產利用系統,并總結了以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遺址等為載體的文旅融合典型模式,擴展了遺產利用與旅游研究知識,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依據。
蘇小燕,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洛陽師范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規劃人才,“遺產活化與文旅融合”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行政區劃調整專家,兼任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加拿大)河南代表處首席代表。主要研究興趣包括遺產旅游、遺產教育、文化地理。近年來,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省部級教科研課題,發表論文50多篇,成果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河南省高校哲社優秀成果獎特等獎,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
余汝藝,河南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洛陽師范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鄉村旅游發展與農戶可持續生計、城市文旅與城鎮更新研究,在《經濟地理》、《旅游學刊》、《自然資源學報》、Ecological Indicators、Local Environment等期刊發表論文12篇。
第一章 文旅融合概述 第一節 文化和旅游的概念分析 第二節 多重視角下文化與旅游的關系分析 第三節 我國文旅融合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 第二章 遺產利用 第一節 遺產概念辨析與演進 第二節 遺產價值論述 第三節 遺產利用主體 第四節 遺產利用方式 第三章 基于遺產利用的文旅融合框架 第一節 基于遺產利用的文旅融合邏輯 第二節 基于遺產利用的文旅融合機理 第三節 基于遺產利用的文旅融合路徑與模式 第四章 博物館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博物館的概念與功能 第二節 博物館與旅游的關系 第三節 博物館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關系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六章 大遺址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大遺址概述 第二節 大遺址展示與旅游 第三節 大遺址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大遺址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七章 歷史文化街區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歷史文化街區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歷史文化街區與旅游的關系 第三節 歷史文化街區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歷史文化街區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八章 工業遺產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工業遺產的內涵與價值 第二節 工業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 第三節 工業遺產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工業遺產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九章 農業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農業文化遺產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 第三節 農業文化遺產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農業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十章 傳統村落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傳統村落旅游開發與鄉村情感 第二節 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 第三節 傳統村落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傳統村落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十一章 紅色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紅色文化遺產概述 第二節 紅色文化遺產傳承與旅游 第三節 紅色文化遺產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紅色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第十二章 歷史文化城鎮文旅融合模式 第一節 歷史文化城鎮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的關系 第三節 歷史文化城鎮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第四節 歷史文化城鎮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