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財產權是農民最大的財產權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構建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的土地產權制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中國在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個極度復雜的問題,三塊地改革試點中也反映出了眾多難點和困境。因此,本書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研究如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財產權。這既是農村土地改革的重要理論創新,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實踐內容,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書共6章,從邏輯起點、邏輯架構和邏輯方法三個層面研究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創新。一是從邏輯起點上,沿著古代近代現代的脈絡,開展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的歷史邏輯研究。二是從邏輯架構上,按照歷史演進理論邏輯實踐探索制度創新的邏輯關系,構建了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總體研究框架。三是從邏輯方法上,運用威廉姆森四層次制度分析方法,從社會嵌入制度環境治理結構資源配置四個層次,探索了中國鄉村特殊場域中的農民土地財產權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本書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研究如何賦予農民更充分的土地財產權,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鮑海君,男,浙江臺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入選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國土空間規劃行業)領軍人才、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才、省首屆師德先進個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高校首批重點創新團隊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負責人,主要從事國土空間規劃與城鄉治理研究,現任國土空間規劃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專委會主任、中國土地學會土地經濟分會副主任、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土地學會常務理事和《現代城市》副主編以及《中國土地科學》《土地經濟研究》《現代城市研究》編委等。
第1章 緒論
1.1背景和意義
1.2中國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的歷史演進
1.3農民土地財產權的思想源流與理論發展
第2章 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
2.1 征地制改革中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實踐經驗
2.1.1杭州市余杭區村級留用地開發創新
2.1.2紹興市失地農民的土地財產權保障
2.1.3嘉興市兩分兩換中農民土地財產權保障
2.2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中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實踐經驗
2.2.1德清縣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2.2.2寧波市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探索
2.2.3象山縣農村集體土地合作建房創新
2.3 宅基地改革中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實踐經驗
2.3.1象山縣三權分置改革探索
2.3.2義烏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2.3.3紹興市宅基地三權三票改革
第3章 征地制度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
3.1征地制度改革概況
3.1.1征地制度的核心思想
3.1.2中國征地制度的演變
3.1.3建設期征地制度改革現狀
3.2征地制度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關系
3.3征地制度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1產權主體模糊
3.1.2用益物權不完整
3.1.3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問題
3.1.3城鄉土地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
3.4征地制度的改革方向與政策建議
3.1.1完善農村土地產權
3.1.2嚴格界定公共利益
3.1.3調整經營模式,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方法與標準
3.1.3以破解土地流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第4章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
4.1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概況
4.1.1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概念
4.1.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的演變
4.1.3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的核心思想
4.1.4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現狀
4.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農民土地財產權的關系
4.2.1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權能體系
4.2.2集體建設用地相關的農民土地財產權
4.3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3.1建設用地管理缺乏規劃指導
4.3.2建設用地管理監管力度不足
4.3.3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制約
4.3.4農民土地財產權意識淡薄
4.4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改革方向與政策建議
4.4.1立足鄉村振興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改革
4.4.2推進集體建設用地規范化法治化建設
4.4.3結合經濟社會和農村人文特點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
4.4.4進一步提升集體建設用地功能
第5章 宅基地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
5.1宅基地改革概況
5.1.1宅基地改革的核心思想
5.1.2中國宅基地改革的演變
5.1.3宅基地改革現狀
5.2宅基地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關系
5.3宅基地改革與農民土地財產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5.3.1宅基地流轉現象普遍, 限制政策流于形式
5.3.2宅基地的無償取得和一戶一宅難以為繼
5.3.3宅基地用益物權不完整, 分享宅基地增值收益難
5.3.4宅基地的無序擴張不利于村莊建設與城市發展
5.3.5大量超標準和閑置的宅基地缺乏有效退出機制
5.4 宅基地的改革方向與政策建議
5.4.1以尊重農民意愿為前提,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5.4.2以還權賦能為重點,構建多元主體收益共創共享機制
5.4.3加快打通城鄉通道,建立統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
第6章 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創新
6.1威廉姆森四層次制度分析框架
6.1.1威廉姆森四層次分析的制度環境轉向
6.1.2四層次分析的嵌入性與動態性轉向
6.2中國鄉村特殊場域中的農民土地財產權
6.2.1中國鄉村場域中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制度環境
6.2.2中國鄉村場域中農民土地財產權的非正式制度
6.3中國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四層次分析框架
6.3.1第一層次社會嵌入
6.3.2第二層次制度環境
6.3.3第三層次治理結構
6.3.4第四層次資源配置
6.4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建設存在的障礙
6.4.1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建設存在的障礙
6.4.2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建設制度環境層存在的障礙
6.4.3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建設治理結構層存在的障礙
6.4.4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建設資源配置層存在的障礙
6.5 農民土地財產權制度創新的政策建議
6.5.1構建農民土地財產權集體空間,重塑農村人情-權利關系
6.5.2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民集體權利主體地位
6.5.3賦予三塊地改革新內涵,豐富農民土地財產權實現形式
6.5.4優化鄉村地區空間規劃,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實現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