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野火》反映了舊中國農民在走投無路時憤怒的情緒和最后的奮起反抗,然而,這種奮起的反抗最終是失敗的,代價是慘重的。作品精心刻畫了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農民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浙江農村獨具地方色彩的風俗民情。它是現代鄉土文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月光透過東邊的樹隙,在檐下的泥地上灑滿了交織的花紋,蓋平了凸凹不平的痕跡。一列染著黑色的水漬的泥墻,映出了青白的顏色。幾家人家的窗子全關了,非常沉寂。只有葛生哥夫妻兩人的腳步聲悉率地響著。 進了沒有門的弄堂門限,他們踏上了一堆瓦礫,從支撐著兩邊傾斜的墻壁的幾根柱子間,低著頭穿了過去。這是一所老屋,弄堂已經倒圮了一部分,上面還交叉地斜掛著幾根棟梁,隨時準備頹了下來的模樣。隨后經過一個堆滿農具的小天井和幾家門口,他們到了自己的家里了。
這房子雖然和別的屋子連著,卻特別的低矮和破舊。葛生哥推開門,在黑暗中走到里間,把孩子放在床上,擦著洋火,點起了一盞菜油燈。于是房子里就有了暗淡的亮光,照見了零亂的雜物。
這是一間很小的臥室,放著一張很大的舊床,床前一口舊衣櫥,一張破爛的長方桌子,一條長板凳,這里那里放著谷籮,畚斗和麻袋,很少轉身的空隙。后面一門通廚房,左邊通華生的臥房,外面這間更小的堆著谷子和農具,算是他們的棧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