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 的智慧》結(jié)合《增廣賢文》原文,在釋義之后總結(jié)出了六十三條人生智慧,并且運用論述與事例相結(jié)合的方式,向大家通俗地展現(xiàn)出來,希望閱讀本書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學(xué)到更多可以實際運用的東西!
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每個人都在為生活不停地奔波。在忙碌的同時,人們漸漸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初心,也失去了快樂。本來五彩斑斕的生活漸漸變得黯淡無光,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去做?這時,想必每個人腦袋中都會涌現(xiàn)成千上萬個問題:什么樣的自己才是很好的?怎么擁有更好的交際?如何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tài)?如何保持一份好的修養(yǎng)?怎樣施展自己的善心?如何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如何拼搏自己的事業(yè)?這些問題,在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
《增廣賢文》的智慧前言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開篇的第一句話——“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就告訴了讀者這本書的用意以及它的素材來源。該書中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涉及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立志勤學(xué)等許多方面。而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主要是用來教誨世人的,它積累了古代先人關(guān)于對生存的理解,然后抽取一些比較簡單而又容易上口的語錄、諺語,并按照韻律匯集整理起來,使讀者能夠通過薄薄的一本書,獲得一些他人在某事甚至一生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不易的,人是復(fù)雜的,社會又是復(fù)雜的人的集合,所以如果想要好好地生存下去,就不可能抱有一帆風(fēng)順的幻想,因為人生都是曲折不斷、坎坎坷坷的。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間充滿了斗爭,但即使再復(fù)雜的關(guān)系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我們要感謝先人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些經(jīng)驗和教訓(xùn)總結(jié)起來,口口傳誦,因為他們希望后來者不要再重蹈覆轍。而其中有些有心人則把這些總結(jié)起來的關(guān)于人生處世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匯集成為一本書,使我們通過閱讀學(xué)習(xí)去獲得先人需要親身經(jīng)歷才能得來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
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每個人都在為生活不停地奔波。在忙碌的同時,人們漸漸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初心,也失去了快樂。本來五彩斑斕的生活漸漸變得黯淡無光,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去做?這時,想必每個人腦袋中都會涌現(xiàn)成千上萬個問題:什么樣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怎么擁有更好的交際?如何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tài)?如何保持一份好的修養(yǎng)?怎樣施展自己的善心?如何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如何拼搏自己的事業(yè)?這些問題,在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
本書結(jié)合《增廣賢文》原文,在釋義之后總結(jié)出了六十三條人生智慧,并且運用論述與事例相結(jié)合的方式,向大家通俗地展現(xiàn)出來,希望閱讀本書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學(xué)到更多可以實際運用的東西!
第一章欲成大事,預(yù)先立人
做人切忌太貪婪
做人一定要懂得寬容
做人要充滿正氣
做人不可好高騖遠
做人要懂尊重和善待他人
做人要有容人之過的雅量
做人一定要懂“忍”
第二章人脈靠交際,處世靠能力
交際中,管好自己的嘴
交友勿貪多,交友要交心
學(xué)會好好對待自己的鄰居
請教高人,為自己人生鋪路
助人在危難之中
想成功就要學(xué)會借勢
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三章凡事好心態(tài),人生才自在
讓生活變得簡單一點兒
活著,就要隨心所欲享受過程
凡事要學(xué)會適可而止
學(xué)會知足,適當(dāng)為生活留白
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當(dāng)下
讓人一步不為低
學(xué)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
守住自己樂觀的心境
第四章若想修養(yǎng)好,先把仁義講
讓信譽成為自己的品牌
千萬不可亂揭人短處
做人莫要強出頭
做人要懂得將心比心
學(xué)會注重自己的禮節(jié)
學(xué)會用適度的和氣待人
名利如糞土,仁義傳千古
學(xué)會忍住憤怒的情緒
第五章善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留一份善意在人間
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
惡小不要做,善小卻要為
善良的人終有回報
世間自公道,惡人有惡報
做個天使般善良的人
永持心中的善良
善心散財,才能聚財
第六章羊知跪乳恩,鴉有反哺義
父母之愛,天性使然
學(xué)會感恩父母的愛
細節(jié)之孝成就人生
回報父母深沉的愛
尊師重道實乃義孝
父慈才能子孝
兒媳該懂的“裝糊涂”智慧
第七章一日在于晨,一生在于勤
有了想法,就要盡早行動
勤勞讓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借口是懶惰者的謊言
別讓拖延害了你自己
抓住機會才能成功
勤學(xué)才能增強競爭力
踏實走好腳下每一步
勤奮是成功之母
第八章人生需努力,自強拼天地
提升價值,避免被淘汰
與其抱怨,不如拼搏
成功永遠來自于勇敢嘗試
有準備,才能準確抓住機遇
靠自己努力,才能踏平坎坷
學(xué)會向成功人士學(xué)習(xí)
唯有學(xué)海無涯,才可成就無邊
第一章
欲成大事,預(yù)先立人
想要做好事,首先就要做好人,這是自古以來所有人都認可的一個道理。因為不懂做人的人,是不會得到周圍人的認可的,而不被周圍人認可的人,如何能在以人為中心的社會中樹立一面成功的大旗呢?由此可見,想要成大事者,首先要做的,便是好好修煉自己的為人。
第一章欲成大事,預(yù)先立人
《增廣賢文》的智慧
做人切忌太貪婪
【原文】
求財①恨②不多,財多害③自己。
【注釋】
①財:金錢,財寶。
②恨:作動詞,嫌棄。
③害:危害,害及
【譯文】
追求錢財總嫌不夠多,但錢財太多反而會害了自己。
【人生智慧】
明代的《菜根譚》里寫過這樣一句話:“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反深。故貪商於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缊者,終享千載之令名。”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如果不節(jié)制貪欲,過于貪心,必然會被貪欲所害。
其實,一個人貪婪與否、欲望的多少都會直接關(guān)系到自身的人品以及事業(yè)的成敗。“人有時會因一念私欲,便銷剛為柔,利令智昏,變恩為殘,玷污清自身,敗毀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清濁于世。”這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心中出現(xiàn)貪婪和私心雜念,他本來的剛直性格就會變得懦弱,聰明就會變得昏庸,慈悲就會變得殘酷。
人在進入社會后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觀的、有節(jié)制的,這樣的欲望會是一種目標、一股動力,它可以使人具有遠大的目標和斗志;有的人的欲望則是主觀的、無限制的,甚至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滿足。這樣的欲望則會給自己增加壓力,超負荷的欲望會牽絆住人前進的腳步,有的甚至?xí)䦟⑵湟蚱缤尽?br />
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卻是能自覺節(jié)制貪欲。他受封食邑13000戶,足能在京城地面廣置田宅,但他偏在終南山下買了幾間沒有院墻的茅屋。臣僚們問他何故如此,他回答說:“如果我的子孫賢良,可傳我的儉樸家風(fēng);如果我的子孫不肖,也不致被勢利者所侵奪。”他的話果然切中要害,其心地之寬豁,宛然悟透了人生的真諦。
欲望太多、太重,會讓負重的人在一個坎上跌倒。人有七情,也有六欲,這本屬正常,也是一個人在物質(zhì)社會里不可或缺的東西。可是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也才能夠不被欲望所左右,否則就會成為自己利益的馬前卒。或是非法財富的掠奪者,那么總有一天人生的甘井會冒出無情的地火,美好的生活也會在欲望的世界里焚毀。所以我們對不該得的,絕不能有非分之想。
按照叔本華的理論,如愿以償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對理想最致命的打擊莫過于理想的實現(xiàn)了。“得到滿足的激情所帶來的常常是不幸,很少是幸福”,而且一個欲望實現(xiàn)又會產(chǎn)生另一個欲望,如此生生不息。
人的欲望,是一個人的本性問題。欲望指的是人們對已有的不滿足,總想獲得更多或不同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只不過大小不同而已。在人的內(nèi)心里充滿著無限的欲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就連古代的皇帝,也是逃脫不了被自己內(nèi)心欲望包圍的痛苦。想想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整個天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什么有什么,應(yīng)該不會再有什么不滿足的地方吧?但他還是有的,有的皇帝費盡心思要去追求什么長生不老,要千方百計尋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要讓自己的生命之樹常青,不懈地尋找各種靈丹妙藥,古代有名的煉丹術(shù)便是由此而產(chǎn)生的。作為皇帝都欲無止境,更何況普通人呢?
有一則故事很耐人尋味:小烏龜們不聽大烏龜?shù)木妫剿莘拭乐庢覒蛞捠常Y(jié)果被人或網(wǎng)或釣,幸存者寥寥無幾。大烏龜問其故,幸存的小烏龜們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也沒有看見有人呀,只是有些長長的線追在我們身后罷了。”大烏龜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大月氏國的小馬駒看到人們用酥油煎麥喂豬,而自己卻吃草和泔水,心中十分羨慕。母馬便對小馬駒說:“千萬不要羨慕,人們一旦讓豬吃酥油煎麥,那豬的死期也就不遠了。”果然到了春節(jié),那些被酥油煎麥喂肥了的豬一個個都被捆著殺了。
貪婪是災(zāi)禍的根源。對于貪婪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為人處世,若好占便宜,必將受到唾棄;經(jīng)營事業(yè)若好高騖遠過于貪婪,則事業(yè)難以長久。
古時候,一個放羊的男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山洞,這個地方很隱蔽,他從未涉足過。好奇心促使他一步步地往山洞深處走去,突然,就在洞的深處,他發(fā)現(xiàn)了一座金光閃閃的寶庫。
放羊的男孩很是高興,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金子,于是小心地從幾萬噸的金山中拿了小小的一塊,回到財主家,他如實地將這一天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財主。財主一把將放羊的男孩拉到身邊,急切地問藏金子的洞在哪里。男孩把藏金子山洞的大體位置告訴了財主,老財主馬上命令管家與手下們直奔男孩放羊的那座山,還擔(dān)心男孩的話不真,讓男孩為他們帶路。
財主見到了真正的金山,高興得不得了。他趕忙將金子往自己的口袋里裝,還讓一起進來的手下拼命地裝。就在他們把小男孩支走,準備帶走所有的金子的時候,洞里的神仙發(fā)話了:“人啊,別讓欲望負重太多,天一黑下來,山門就要關(guān)了,到時候,你們不僅得不到半兩金子,連性命也會在這里丟掉,所以別太貪婪了。”
可是財主就是聽不進去,還是不停地搬運,非要把金山搬空不可。忽然,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響起,山洞被地下冒出的巖漿吞沒,財主別說是當(dāng)富翁,就連自己的性命也丟了。
其實不光是故事中的財主,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官員貪污受賄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新聞報道,看著都讓人心驚肉跳,他們?yōu)槭裁磿萑敕缸锏纳顪Y以至于讓自己不可自拔呢?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自己的欲望在作怪。這個欲望是被自己一點兒一點兒地放大的。說起來,那些官員也是常人,作為常人,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那么大的欲望,只不過在自己手里,能夠有貪一點兒意外之財?shù)臋C會。通過貪污受賄一點兒意外之財能夠滿足自己起初的一點兒并不大的欲望,讓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了那么一點點的滿足。然而,人就是奇怪,貪污了幾萬,就想著貪污十幾萬;貪污了十幾萬后又想著能拿更多的錢,如此反復(fù),這個欲望最終被自己慢慢地放大,欲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這貪財?shù)挠q如吸鴉片上癮一樣,越到后來癮頭越重,最終使他們進入了一個萬劫不復(fù)的境地,以至于讓自己不能自拔,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jié)果。
我們要知道,只要人在這個世界上,欲望就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越是富有的人,其占有欲也越強烈。人世間的痛苦大多數(shù)來自于欲望的不滿足——通過物質(zhì)的快樂企圖來滿足精神的快樂是不可能的。而欲望本身又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xué)會認真、正確地對待來自各個方面的欲望,好的方面督促自己奮發(fā)進取,以正當(dāng)?shù)耐緩絹頋M足自己的欲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加以克制和改正,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清正廉潔的真君子。
做人一定要懂得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