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叢書136·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定 價:¥120
中 教 價:¥66.00 (5.50折)
庫 存 數: 5
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是傳奇的帝王,本書展現了他復雜多面的一生。他生于西西里,先為西西里國王,后成為德意志國王,進而登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之位。他頗有統治手腕,重視法律,頒行《梅爾菲憲章》;經營建設西西里的堡壘防御網絡,參加十字軍戰爭;與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才多藝,愛好文學,資助西西里詩人群體;喜好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
在這些歷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論述了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后一次嘗試。他死后,雖然神圣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了特殊的政治遺產,影響了之后的德意志。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這樣,身上被貼了各種標簽。他就像戲劇人物,在歷史舞臺上輪換著各種面具。
他是阿普利亞的男孩,因為他來自西西里,幼年多災多難。他是詩人,自己寫詩,資助西西里的詩人群體。他是鷹隼愛好者,喜愛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他是風流情種,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贖者,因為他參加十字軍,與埃及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圣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敵基督,因為他行為放蕩,寬容異教,與教宗爭權。他是暴君,因為他對待敵人殘酷無情,給帝國帶來西西里的專制作風。
在豐富生動的歷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作者論證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后一次嘗試。腓特烈死后,神圣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了特殊的政治遺產,腓特烈成了一個模范君主符號,寄托了后人重塑德意志國家的理想。
奧拉夫·B. 拉德(Olaf B. Rader),德國歷史學家,1961年生,曾在洪堡大學學習歷史學和檔案學,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廣播電視臺任制片人,1992年起在柏林-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日耳曼歷史文獻處任助理研究員,又任洪堡大學編外講師,教授文化史,其著作有《墳墓與統治》等。
序 章 蒙著面紗的人 1
第一部 統治
第1章 繼承者 21
第2章 少 年 40
第3章 施陶芬人 61
第4 章 帝 王 81
第5 章 立法者 110
第6 章 建筑所有人 142
第二部 激 情
第7章 情 人 167
第8章 詩 人 190
第9章 馴隼人 212
第三部 敵 意
第10章 軍事統帥 231
第11章 航海家 256
第12章 十字架朝圣者 272
第13章 暴 君 299
第14章 惡 龍 328
第15章 敵基督 343
第16章 亡 者 356
尾 聲 死而復生之人 375
致 謝 391
世系表 396
大事年表 398
文獻名縮寫 401
注 釋 404
史料和參考文獻 427
出版后記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