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著系統梳理了從鴉片戰爭到萬隆會議前后,現代中國作家南洋敘事的主要階段、運動軌跡、獨特策略及其價值。 論著對現代中國作家南洋敘事的三個階段進行了分析論述。1840年至1911年左右為第一階段,放眼看世界的文人逐漸擺脫傳統海客談瀛的話語模式,開始書寫各自帶有體驗性和紀實性的南洋經驗。1911年至1931年左右為第二階段,民國成立之初,在國家意識之下對南洋進行了進一步的發現與研究,形成趨向一體化的思維路徑,作家筆下出現較為固定的南洋類型意象和話語方式。1931 年至1955年左右為第三階段,中國與南洋的距離因外敵入侵而被拉近,南洋華人社會凝聚了濃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意識,構成了中國作家走進南洋、重寫南洋的時代氛圍。論著還總結了現代中國作家南洋敘事的現代性價值。
顏敏,女,湖南漣源人。教授,博士(博士后),惠州學院中文系副主任,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文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2009年入選廣東省宣傳系統優秀人才“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014年入選廣東省高校 “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與海外華人詩學、文藝傳播學等。